。
然而,当莫之余踌躇满志地把自己的一系列计划汇报崔嵩时,得到的回应是,崔社长刚刚被骂了一顿。而且黄河文艺差点被每日新闻点名!
“一切都到此为止!”崔社长传达了上面的意思。
所有计划瞬间幻化泡影,对古庸生最初的期待也转化为愤恨和不平。
所以,培养林天阁顺理成章地成为制衡古庸生甚至顶替古庸生的题中之义。至于有没有莫之余或者黄河文艺其他人的个人情绪在里面,就不得而知。
明面上表现出来的信息是:
“我们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文艺不能只有一种风格!”
“打破文艺垄断,挖掘更多潜力作者。让读者有尊严的阅读!”
翻译过来就是。文艺的发展应该多元化,风格忌单一,比如武侠小说,就不能只有古庸生这一个选择,大家会审美疲劳,而且读者阅读体验的获得不能被一个作者左右,这是垄断,这是对读者尊严的剥夺!
当然。热心的网友很快给出了更简洁的翻译版本:“古庸生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有空中楼阁!”
黄河文艺提出的这些口号。精准地击中了风行舆论的靶心,特别是那些被古庸生小说深深虐过的、正在进行抵制活动的读者,简直像找到知音一般。
“支持黄河文艺!支持空中楼阁!”
“武侠小说早就该推出新的作者,推出新的作品,古庸生做杂志是不是刚愎自负我不知道,但是他在创作上确实已经走到一个自封为王的怪圈,之前一系列为悲剧而悲剧的小说我就不提了,单说最近这部《雪山飞狐》,他可以置那么多读者的声音于不顾,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大家没有别的选择,就好像垄断商品,爱买不买。
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另外一位或者几位同类型的作者,相信古庸生会容易妥协一些,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读者就有底气回复说,你爱写不写,我不看就是,古庸生可以不顾读者的呼声,但是他总要顾及市场吧。”
当网上的舆论形成一定规模后,职业评论人、知名撰稿人水到渠成地闪亮登场,而且他们秉承自己的一贯风格,就事论事,貌似公平,以及不看书也能写万字评论。
他们现在的点自然就是古庸生新作《碧血剑》。
“抛开内容不说,《碧血剑》的冷遇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古庸生的市场号召力已经到了一个饱和的阶段,读者对他作品的审美也到了所谓的疲劳期。
其实,这个现象在不久前《雪山飞狐》的身上就已经得到体现,相信大家还记得那个‘恶名昭著’的结局吧,很显然,那是古庸生的刻意所为,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制造话题,炒作新书,从结果来看,他的确达到了目的,不过可惜,似乎有些‘超过预期’。
如果说之前那一系列悲剧是某种创作理念的落实,那胡斐(为了写评论只简单地翻了一遍,不知我有没有记错主角的名字)没有落下的那一刀完全就是,恕我直言——就是哗众取宠了。
古庸生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结局,因为他自己也逐渐意识到和市场的那种排斥感,他已经察觉到这一点,所以他决定要做些什么,这就是那个结局的根源所在了。”
所谓墙倒众人推,《碧血剑》的风评在萝卜头的领笔下,眼见走低,豆芽读书的分数也刚好达到7分,尽管小说的销量仍旧领先同期其他作品,但是和之前的惊艳和火爆场面相比,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出道七年,古庸生难道真的要……过气了吗?
哪怕是铁杆读者都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