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率领着浩荡的大军抵达沅州,与李定国的部队汇合,八万兵马,军威如山。靖州、沅州、晃州、武冈等地纷纷归顺明廷。至此,湘西的局面又回到均势。
双方似乎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战火暂时停歇,无人轻易挑起争端。
满清洪承畴镇守常德,洛托守卫宝庆,不敢轻举妄动。
洪承畴所组建的精锐部队在鲇鱼关一役中几乎全军覆没,尽管在常德勉强拼凑了五万兵马,但质量参差不齐,只能勉强守住城池,攻坚已无望。
洛托虽有万余旗军,但他内心深处却不愿轻易动用这份力量。旗人乃清廷统治的基石,一旦兵力不足,如何镇压那些人多势众的汉人官吏?因此,清廷目前的主要策略是大量封赏汉人将领,赐予他们王侯之位,让他们去消耗明廷的军力。如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还有那位已被李定国逼至绝路,最终自尽的定南王孔有德。
这也是为何李定国在广西纵横捭阖,而满清的固山额真卓布泰不但没有率军迎战,反而撤退至平乐府的原因。
可恨这些投降清廷的汉将,为了取悦新主,不惜屠戮自己的同胞,行径令人发指。
朱由榔不是不想乘势攻下宝庆、常德等地,但他也面临着令人头疼的问题——明军粮草不足。
本次出征的粮草,是云贵两省积累多年,也只够十万大军用上半年。现在大明三线作战,士卒何止十万。故而,朱由榔才会提出让降卒就地屯田的想法。不过,屯田之策,至少一年才能出现成果。
故朱由榔让冯双礼率五万大军驻守沅州,李定国率军返回桂林,他则率剩余军队回贵州休养。
冯双礼这五万兵马,除两万常驻沅州外,其余三万人,也是以屯田方式,分布于湘西各要地。
八月中旬,朱由榔率军凯旋,同行之人有孙可望、白文选、武大定、岑武等,马进忠、马维兴二人就在冯双礼帐下听命。
广西这边,因平乐府驻扎了满清大军六万余人,故而与桂林、梧州形成微妙平衡。
满清信郡王多尼多次派人邀平南王尚可喜合击梧州明军,都被他以广东境内乱军如麻,自顾不暇为由推脱。
无奈之下,多尼只得率军退守肇庆,自此,广西全境光复。
李定国虽有心进军广东,奈何粮草有限,只得就地屯田,同时,暗自寻找时机。
尚可喜见南路大军进入广东,喜不自胜,接连出兵平息了粤西等地的义军,粤西的抗清运动再次转入低潮。
而福建的郑成功虽接到永历皇帝合击广东的旨意,却并未上心,他现在主要精力在打造自己的海上霸业,福建之地仍在耿继茂牢牢掌控之中。
再说刘文秀,回到云南后,即刻整备兵马,奉命出征四川。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兵进四川。
永历五年,刘文秀统兵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消灭了军阀李乾德,收降了割据一方的袁韬、武大定,大败李占春、于大海。之后,他又督军收降了川东的军阀谭文三兄弟,结束了四川地区军阀混战的局面,大明重新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
南明永历六年,清军大举进攻四川,成都、重庆相继被清军占领,刘文秀统兵五万人于八月入川,收复失地,但后来在保宁城下被清军打败,不得已返回云南,并被孙可望解除兵权。经此一役,四川除川南外,又落入清军之手。
而四川在经历了数十年战乱后,人口十不存一,由万历年间的六百余万锐减至五十余万人,多数村庄城镇荒芜,曾经的天府之国变成了人迹罕至之地。
故而,刘文秀心中清楚,这次征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四川人口稀少,就地补充粮草困难。
在离开贵阳之前,朱由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