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部分 (1 / 5)

“都督问我,为何这次武昌举义能够天下响应,说到底是满清自己犯的错!平心而论,自打庚子国变之后,满清朝野上下均以为旧法不能救国,必须实行新政!新政实行十年以来,大办实业,训练新军,推行西洋法律,不禁报馆舆论监督···十年过后成效显著,岁入由八千万两剧增至三亿两有余,国库丰盈,每年还了庚子赔款之后各省藩库皆有结余,穷省府库存银百万,富裕省份存银千万也不足为奇!百姓虽然受益不多,但是日子也比十年前要好过一些!

十年之前,除了御史清流之外,哪个平头百姓敢品评满洲亲贵?可是去年的时候,北京资政院的议员,竟然将摄政王载沣传唤过去,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以载沣的权势和地位,竟然也只能忍气吞声···这十年,可以说中华大地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但是,为什么民心依然思乱呢?”顾维钧长篇大论,侃侃而谈。

柴东亮听的新鲜,有些事情是他都不了解的,他没想到,清末这十年,政治空气竟然如此的轻松,资政院竟然可以面斥摄政王?这样的事情,从辛亥革命之后一百年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一百年,中国到底是在进步还是退步了?柴东亮了解的越多,感觉也更加的困惑。

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想通的,柴东亮客气的问道:“先生继续,我洗耳恭听!”

顾维钧接着道:“大清朝廷最大的错处,就是失信于民!御民之道,要么是愚民到底,压根就不给老百姓念想,要么是开启民智,君主垂拱而坐,放权于民!大清考察西洋各国宪政,闹的沸沸扬扬!日本甲午一战胜大清,再战胜俄国,天下人皆以为是立宪之神效!五大臣出洋考察之际,天下人无不欢欣鼓舞,以为中国富强可期,革命党刺杀五大臣之举,看似勇武实则是对革命前途心灰意冷的表现!五大臣回国之后,对报界言说西洋之所以强盛,皆是立宪的功劳,国人深以为然,上至机枢台阁下至升斗小民都在谈论立宪的好处!各省訾议局更是对立宪报以热望,但是大清吊足了国人的胃口,却迟迟不肯落到实处,弄什么十五年预备立宪不说,最后还搞出一个非驴非马的皇族内阁···张香帅去世之时,犬马恋主之情犹在,嘱咐摄政王要早行宪政,而载沣却大言不惭的道‘无妨,有兵在’!天下人失望之极,最终这大清花了无数民脂民膏弄起的新军,竟然成了颠覆满清的急先锋,不晓得此刻载沣要是想起张香帅临终之言,会作何感想?”

顾维钧一通长篇大论,柴东亮似乎摸到了点头绪,但是思路又不能完全理清。

高铭有些不耐烦:“先生说了这么许多,和焕公的案子有什么关联?”

顾维钧笑道:“老夫子安坐,请听我言!新政十年,民智初开!开明之士都认为只有宪政和法治两途并行,才能真正的富国强兵!维护法治的尊严,这是最得士人之心的明智之举!如果都督可以公开审理此案,不论是否能够追查出凶手,不论是否可以替陶焕卿讨个公道,都督都是赢家!”

高铭眼睛放光,一拍桌子道:“妙,妙不可言!诚如少川所言,这个案子如果依照法律程序公开审理,都督维护法治尊严的美名就传播开了!宪政、法治,天下士人最看重的就是这两桩!”

柴东亮沉吟不语,如果在法**公审,很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放过真正的罪犯,无法替陶成章讨回公道,还有一种可能是万一公审期间,案子牵涉到了孙文,那就更加棘手了。

维系南方各省的纽带,只有孙文的个人魅力,一旦他的名声受损,很可能就会分崩离析,后果不堪设想啊!

但是,抓住嫌疑犯然后公审可以给柴东亮个人带来巨大的声望,在这个人们对宪政、法治望眼欲穿的时代,维护法治带来的声望是一种极为厉害的武器!

柴东亮心里天人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