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被视为中国文学的开始,站在文学的现代端点朝它看,更觉它清新可喜。曹雪芹有诗“口齿噙香对月吟”,《诗经》就是适合对月吟的一种,不用噙香,读两句《诗经》,自有淡香留齿,满溢心扉。《诗经》立在文学的源头,省去历史的堆砌,反而少了刻意的搬弄和匠人的技巧,它的美呈现出本真、自然和纯朴,如刚脱襁褓之身又完美无瑕的孩童在一处遥远而广袤的山川歌舞,喜乐皆发乎真情,简单,可爱,难究其真相,却盎然感之真情。
世间好物皆给人亦近亦远亦真亦幻的距离,《诗经》以其两千年前的风雅,其神韵其深邃,不可亲近触摸,倍添遐想翩翩,真所谓在水一方,情深意长。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曰:“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所谓无言之美。”《诗经》的有尽之言,很美,《诗经》的无言之美,美到难以言尽。笔者不惧糟蹋古风,以“言”道其“无言”,试论一二。
其一,《诗经》的情感美。
美国现代美学家苏姗·朗格认为,“所谓艺术品,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诗经》虽经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解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作为艺术的存在,它的内核也就是它作为艺术的本质,无法被改变。尽管汉时《毛诗》对《诗经》有过多的曲解和附会,不取英华反穷枝叶,强化它的政治倾向,《诗经》流传到现在,依然呈现出以抒情诗为主流的特色。
《诗经》的情感审美倾向于“中和”,亦即孔子之“思无邪”。
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言辞趋向激烈,例子却很少。《诗经·国风·魏风》中的《伐檀》和《硕鼠》两首,指责“不劳而获者”,这已涉及到剥削与被剥削的“尖锐”问题,说到最后也只有一句“那些个正人君子呀,可不是白吃饭的人!”《诗经》表现个人的失意、军旅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情致委婉曲折,波澜起伏,一种忧伤内敛的情绪使诗有了细腻婉约的美和隽永的诗意。《诗经》因其感情“中和”的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具备了独特的幽微的情意与美感,呈含蓄隽永的审美特质,给读者以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诗经》中的爱情诗,在情感表达方面,最能体现无言之美的趣味。爱情诗中,最值玩味的是《秦风·蒹葭》。一个飘忽不定的伊人,一个上下求索的寻者,一江秋水,一围芦荻,一团月色。没有言语对白,没有容貌衣饰,没有内心描摹,写出来如此简单,却含蓄到多么深远。追索的后面也许有共同的心愿,谁也不曾说出,只换得 “更无言语空相觑”,比较细语温存、怜我怜卿的滋味,又似乎更见情意的婉转真挚。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诗经》中的抒情诗尤其是抒情诗中的爱情诗,往往是一个没有声音没有结局的故事,促人掩卷深思。沉静了心思去分析,又往往是明知“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语)。
其二,《诗经》的意象美。
情感,通过意象的媒介来传达,情感的美,自然离不开意象的美。
古人早就发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言意矛盾,故而孔子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见《周易·系辞》)。因为诗的创作需要言志缘情,就更需“立象以尽意”,以言志,以达情。打开《诗经》,鸟兽虫鱼草木人物等万物万象琳琅满目,似是诗作者信手拈来,实是诗人注目、思考、发现的能够表达“意念”而选择的相应的自然事物,是其重视立象的明证。《诗经》每首诗的标题就很有意思,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