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哭了,‘那我该怎么办呢?师太,求求你,教教我,为我指点迷津。’师太后面说什么,我就听不清啦。似乎师太主持说得很小声,是在那女人耳边所言。就是这样了,故事结束了。”
众尼姑集体吐出一口长气,纷纷念叨着“阿弥陀佛”,接着,诵读声,木鱼声再度陆续响起。
这时,一个沉稳的脚步声步入殿堂。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尼姑走到殿堂中央的蒲团上坐了下来,随着众人做起功课。
心清心灵和众尼姑都觉得好奇,不少人纷纷往主持来时的方向回头打量,却是看了半天,一个人影都没见到。
师太主持见了,轻轻一声咳嗽,骇得众人一个个低下头心不在焉地做起功课来。
这个谜题在心灵次日打扫客房的时候才被解开。她打扫房间的同时,赫然发现了一张力透纸背的字迹,上边写的清晰的几个大字“解铃还须系铃人”。
手捏着纸,她呆呆一愣,想到昨日心清提及没能听到师太主持最后所说的话,不禁心下怅然。再回想起心清昨日所言,凉风拂面间,竟有种恍然隔世之感。
抓着这张纸看了半天,虽觉不舍,但终究把它揉成一团,扫进了簸箕里。倾倒完垃圾,当心灵再次走到正殿入口,预备和同伴们诵经时,她瞥见了殿门口的对联,认真看了一眼,默念一遍,竟深深地刻在了心头。当她再坐下和众尼姑礼佛时,前所未有的安静造访了她。这时,又一片金色的阳光投射进来,在模样虽旧但笑容安详的观音雕塑下映照下一层光圈,顺着投射的方向,一点点爬上了师太主持的侧脸。心灵注意到了这一点,见众人都闭眼念经,急忙也跟着把眼睛闭了,大声诵读起来。
师太主持这时却缓缓站起身,从正殿走出,站在山路小道的方向朝下眺望。她心里想的是,不知此时那个痴迷的女子是否已解开心结了?
是的,那个痴迷的女子,正是谢小风。
她并没有死。虽然活得心力憔悴,万般苦恼,可仍和普通人一样,翕动着口鼻在呼吸。当然,这和胤禛对小蝶说过关于谢小风已自尽身亡的消息相悖逆。
胤禛没有说谎,作为一个君王,他没有理由为这等不起眼的小事撒谎,他服务的是国家大局,经手的是整个朝廷大计。小小一个青楼女子的性命自然不会放入他眼里。然而,这么说并非指胤禛对于谢小风事件的漠不关心,相反,在万花楼行刺胤禩之后,对谢小风,他给出了丰厚的赏赐。他赏给她的是三尺白绫。
虽然争斗的是最后的输赢,而他也成为了最后的王者,但于人言舆论,他不可能不考虑。若是有朝一日,在他身穿龙袍之后,有人揪出这个女人,戳着他胤禛的鼻梁,对他指指点点,说他凭借一个妓、女,依仗着见不得人、上不得台面的鬼蜮伎俩暗算胤禩,那叫他这个堂堂一国之君的威严何在,大清朝的脸面何存?
所以,永久的闭上嘴巴成为谢小风这枚棋子理所当然得到的结局。这在胤禛看来,再正常不过。为此事,他小心地叮嘱过昔日府邸里可靠之人操办此事。可惜,他低估了田文镜对谢小风的深情。接受到胤禛命令的酸秀才也像他的主子接受到乌雅氏密令之后一般,做出了同样的反应——他把谢小风偷偷藏匿。
本打算再续前缘,可无奈此时的小风已陷入自我情感困惑的泥潭之中,连自顾都无法,怎么可能像没经历过任何事一般与他安然携手呢?
然而,各人有各人的痴。
在那段迷离的大雾中,小风看不清自己的苦,田文镜也不愿就此退出。
如果说,当初身为雍亲王的胤禛赏给他的婢女红杏带给他肉、体上的慰藉的话,那么,小风,无疑属于更高一个层次。
红杏虽美,可毕竟不能与他漫谈诗词,赏玩古画。即使偶尔出游,也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