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月版。引文见第184页。
最难解处是萦牵
——曹寅与宋荦
曹寅生平中交往的大多是江南文人,且以“遗民”文人居多。这可以从《楝亭集》所收的诗词文中窥见一斑,而与朝内高官或地方大员的交往则是屈指可数。《楝亭图》、《楝亭夜话图》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新的信息——曹寅的交游范围相当广泛,似有出乎意料之感。但是认真考察一下,仍然是限于文人群体,贵戚达官仍然居于少数。
在曹寅交往的显官之中,宋荦是其中一位。
宋荦(1634——1713),清初著名藏书家、文学家。字牧仲,号漫堂,别号绵津山人、西坡放鸭翁。河南商丘人。据《清史稿·宋荦传》及《中国藏书家辞典》诸书的介绍,宋荦从政以清廉著称,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在文学方面,他与王士祯、汪婉、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间“十才子”,可见其文学造诣在当时学人中的广泛影响。
宋荦长曹寅二十四岁,顺治四年(1647)任御前三等侍卫,曹玺卒前一年,即康熙二十二(1683)年,宋荦已由刑部员外郎擢授直隶通永道,旋升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西巡抚,康熙三十一年(1692)调任江苏巡抚。从宋荦任官的经历看,他与曹寅的初识极可能是在北京,所任江苏巡抚期间是他们之间交往较多、友谊逐渐加深的时期。如果询其原因的话,有以下三点值得重视:
(1)宋荦是顺治朝起用的重要官员,至康熙朝又被不断提升,官两江巡抚,是康熙帝信得过的“老臣”;
(2)宋荦居官“守中”,深得康熙任官三昧。曹寅从侍读到侍卫,又被派往江南接父职兼管盐政,也是深得康熙信用的人物。康熙是宋、曹二人成为知交的一个重要媒介,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基础,必然互相有所照应、有所支持;
(3)宋荦是一位大藏书家,从顺治十二年(1655)远游江南就开始搜罗大批秘籍、名帖,又喜刻书(如刻《古竹圃诗》、《嘉乐堂诗集》、《柳湖诗草》等,均十分精美)。宋荦之所好者正是曹寅之所好,声气相通,嗜好相类,为他们之间的交往又提供了一个独有渠道,避开了纯官场往来的禁忌。
宋荦与曹寅之间的友谊既见之《楝亭集》又见之《绵津山人诗集》,诗酒唱和,往还情深。例如,《楝亭诗钞》卷三收入《宋牧仲中丞见招深净轩,轩旧为官厨,中丞新辟以款客,奉和二韵》,其一云:
渤獬有时浅,震泽何须深。
即除庖滔汗,遐见沧浪心。
三吴民寿康,百吏秉规箴。
台观讵云侈,丝竹非荒淫。
中丞独儒雅,示抚无弦琴。
叨承郎旧舍,许阚文字林。
饭我商丘麦,散步清池阴。
随风振蓝藻,不觉画戟森。
所以覆高叶,野乌怀其音。
其二云:
嗜好无等伦,同此眼根净。
圆荷与疏柳,入望已清劲。
端居用焦劳,砚格久远屏。
想当微雨际,自扣玉麈柄。
我行循东墙,坚坐树影正。
归来觉惝恍,浪楫逐飞进。
徒羡濠上乐,未喻摩诘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为伊消得人憔悴(8)
夜凉草短札,盥手待新咏。
两首诗写出了宋荦的为人、为官的清正品格,也写出了二人“嗜好无等伦”,友情、官情融于诗中,“所以覆高叶,野鸟怀其音”!
宋荦《述鹿轩诗》(《绵津山人诗集》卷二十五)收入《寄题曹子清户部楝亭三首并序》,序云:“予与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