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眉头一皱,不待她解释完便站起身来斥责道:“那五个字儿尚算简单,若还学不会,将来碰上更难些的岂不要学个十天半月?”
秀娟撅了嘴,“宝珠姐姐教时都是三天才教一个字儿。”
吴氏晒道:“大嫂娘家书房足有咱们半个院子大,你是听你大姐的还是听大嫂的?”
秀娟抿抿唇,半晌不吱声,在她心里,大嫂跟大姐两个她都喜欢,大姐待她向来宽厚亲切。大嫂待她也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最先惦记的便是她,成日跟大嫂寸步不离的,渐渐也瞧出她只是面上严厉,若照着她说的做了,大嫂也温和着哩,况且,大嫂吩咐的事儿都是为她好的,每日教她念书习字儿不说,闲暇来还教些女红,每天晚上还坚持给她洗上一回澡,说是有了这些个习惯,将来长大才不是野丫头,嫁出去才能给爹娘长脸儿。
回过神来,见大嫂面上不大高兴,她还是自觉地回屋去拿纸笔来,吴氏又教她写上一回便叫她练习一下午,自己则坐在一边儿做衣裳,衣裳是预备做给润泽入秋穿的。
吴氏一边做着活儿,一边想起丈夫,前头受的闷气倒稍稍平复了些,自个想想也就宽了心,嫁来这一年多,虽生活习惯差异大,时常有个口角摩擦,公婆到底也未苛待过她。这些事儿她一桩也没向丈夫抱怨过,他却像是知道般,常常劝慰自个要体恤长辈,有些个委屈多忍忍,想起他温言温语的宽慰话儿,吴氏鼻头便是一酸,丈夫那样体谅自己,她还有什么忍不下的?
正午过后,吴氏去灶房热上两个馒头,就着早上的凉菜,跟秀娟两个草草用过午饭,稍稍指导她念了一会儿百家姓便叫她练上一会儿字再去午睡。
自个依旧保持着在家时的习惯,午后小睡片刻,哪知刚踏出堂屋门槛,便瞧见一个四十多岁的****正在院子里四下瞧。
吴氏冷不丁愣住了,半晌才皱眉问:“不知这位婶子是来找谁的?”
那人猛地回过头,朝吴氏点个头,中规中矩地解释道:“我是县里贺兰府上遣来的媒人,方才在大门外头喊了几声儿,想是姑娘没细细听。”她脸上带了些歉意,“瞧见大门敞着,也不知府上主人在不在,便自作主张地进来瞧瞧,姑娘莫见怪。”
吴氏稍一思索便反应来县里的贺兰家,脸上不禁带了些讶然,又细细去瞧来人,四十多岁的婆子,不同于一般媒婆的穿红戴绿,那人穿戴朴素,衣料却是极好的,行事说话又稳重得体,心头便信了大半。
知道她是媒婆,前来必然是提亲的,想想前头听丈夫提起过宝珠铺子那一回的事儿,加之前头积德打人的事儿也是他贺兰家出的面儿,心头多少想明白了些。
对方家大业大,若能攀上这门亲,丈夫小妹子不过是农村人,实在高攀了,连带着屋里将来怕也是要富贵起来的,丈夫在县里若是能靠上贺兰府上的关系,将来大可以谋一份更好的差事,这样想来,这门亲事实在再好不过,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想想润泽那妹妹,陈家人都将她捧在手心上,她嫁来这么长时间,还从未听屋里谁说过宝珠的不是,算是得了全家人的宠爱。就说她开铺子的事儿,润泽更是引以为豪,成日说起他妹子,脸上便笑开了花。可她却觉着,那不过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脑瓜聪明是聪明,想出快餐那么个点子,可到底也没公婆说的那样神,若换做是她,必定也不会差了去。
铺子生意好归生意好,到底还是个劳累差事,整日闷在灶房里,一身油烟味不说,跟些个男人们混在一起,终究不是个长事儿,润泽妹子生的倒是样子可人,若能嫁去贺兰府上做个少奶奶,日后还用的上自个费尽力气的做着买卖?
总而言之,这样好的亲事送上门来,她心头不敢大意,当下便笑回:“娘亲跟爹爹这会儿下地做活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