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朱自清散文诗集> 第40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部分 (1 / 4)

鞘导噬贤��故窃谙砝肿拧S谑撬�嵌喑远嗪龋�陀辛松俪陨俸鹊娜耍徽馍俪陨俸鹊淖匀皇潜恢蔚墓愦蟮拿裰凇�

民众,尤其农民,大多数是听天由命安分安己的,他们惯于忍饥挨饿,几千年来都如此。除非到了最后关头,他们是不会行动的。他们到别处就食,抢米,吃大户,甚至于造反,都是被逼得无路可走才如此。这里可以注意的是他们不说话;〃不得了〃就行动,忍得住就沉默。他们要饭吃,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有饭吃;他们行动,却觉得这种行动是不合法的,所以就索性不说什么话。说话的还是士人。他们由于印刷的发明和教育的发展等等,人数加多了,吃饭的机会可并不加多,于是许多人也感到吃饭难了。这就有了〃世上无如吃饭难〃的慨叹。虽然难,比起小民来还是容易。因为他们究竟属于治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的是做官的本家和亲戚朋友,总得给口饭吃;这饭并且总比小民吃的好。孟子说做官可以让〃所识穷乏者得我〃,自古以来做了官就有引用穷本家穷亲戚穷朋友的义务。到了民国,黎元洪总统更提出了〃有饭大家吃〃的话。这真是〃菩萨〃心肠,可是当时只当作笑话。原来这句话说在一位总统嘴里,就是贤愚不分,赏罚不明,就是糊涂。然而到了那时候,这句话却已经藏在差不多每一个士人的心里。难得的倒是这糊涂!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上五四运动,带来了一连串的变化,中华民国在一颠一拐的走着之字路,走向现代化了。我们有了知识阶级,也有了劳动阶级,有了索薪,也有了罢工,这些都在要求〃有饭大家吃〃。知识阶级改变了士人的面目,劳动阶级改变了小民的面目,他们开始了集体的行动;他们不能再安贫乐道了,也不能再安分守己了,他们认出了吃饭是天赋人权,公开的要饭吃,不是大吃大喝,是够吃够喝,甚至于只要有吃有喝。然而这还只是刚起头。到了这次世界大战当中,罗斯福总统提出了四大自由,第四项是〃免于匮乏的自由〃。〃匮乏〃自然以没饭吃为首,人们至少该有免于没饭吃的自由。这就加强了人民的吃饭权,也肯定了人民的吃饭的要求;这也是〃有饭大家吃〃,但是着眼在平民,在全民,意义大不同了。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想不到吃饭更难,没饭吃的也更多了。到了今天一般人民真是不得了,再也忍不住了,吃不饱甚至没饭吃,什么礼义什么文化都说不上。这日子就是不知道吃饭权也会起来行动了,知道了吃饭权的,更怎么能够不起来行动,要求这种〃免于匮乏的自由〃呢?于是学生写出〃饥饿事大,读书事小〃的标语,工人喊出〃我们要吃饭〃的口号。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一回一般人民公开的承认了吃饭第一。这其实比闷在心里糊涂的骚动好得多;这是集体的要求,集体是有组织的,有组织就不容易大乱了。可是有组织也不容易散;人情加上人权,这集体的行动是压不下也打不散的,直到大家有饭吃的那一天。

1947年6月21日作。

(原载1947年7月6日上海《大公报》副刊《星期文艺》第9期)

论雅俗共赏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的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