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部分 (2 / 5)

国力支撑;又如何能令卫、霍之流;施展所长?”储光羲坐在叶畅身边;方才两人颇多对话;因此已经熟悉;他亦直接说道:“况且;沙场征战;怎如天下太平?汉武北击匈奴;致国力一空;百万将士喋血;不过换些大宛马、蒲桃罢了;于国于民何益?”

储光羲说话之时;室内俱静;叶畅还没有回音;那边李颀以箸击碗;慷慨悲声而唱:“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此诗唱出;众人都是呆住了;便是叶畅;也没有想到;这千古名篇;竟然就是在自己在场的情形下;如此恣洒出来。

“妙;妙”

众人拍案叫绝;那边李俊兰已经垂眉细思;不一会儿;便拉着几个乐师窃窃私语。待众人饮胜相贺之后;她笑道:“奴闻得此句;心中实是奇痒难耐;愿唱之以助酒兴。”

说罢之后;那些乐师丝竹弦乐声一变;如边塞角悲、大漠霜冷;紧接着;李俊兰便轻启朱唇;引吭而歌。

一曲歌罢;她来到李颀面前;行礼敬酒;李颀将酒盏一饮而尽;众人又是齐齐赞好。

“储公高论;虽是一片悯民之心;惜哉所见却未远。”众人都以为李颀之诗后;叶畅必是哑口无言的;却不曾想;叶畅举杯起身;向着众人又道:“诸位只见武帝北伐虚耗国力;却不见文景之时;匈奴南下;令诸边困顿不堪?诸位可曾深思过;蛮夷为何屡屡入侵中原?”

这个问题;众人倒是没有细思;蛮夷入侵;在历史上是常事;或许正是因为是常事;所以大伙才不去思考其深层次的原因。

“边境诸蛮夷;未受华夏教化者;与禽兽何异o蛮夷懒惰;而我华夏勤奋;蛮夷愚顽;而我华夏智慧;蛮夷治国以残;而我华夏御民以仁。如此蛮夷益贫;华夏愈富。故此蛮夷屡屡入寇;所为者何;见财起意罢了诸公皆识边事;当知某言之非虚。”

众人连连点头;对于周边蛮夷劫掠的本性;众人皆有共识。

“公主和亲;区区一妇人女子;远在绝域异疆;能变夷为夏否?既是不能;送公主于禽兽之中;何异于送人于虎口?况且公主远嫁;少不得工匠、仆役相随;少不得丝绢、金银陪嫁;工匠仆役;将我华夏制器之术传于彼国;丝绢金银;乃剥我华夏之民膏以资敌”

“不至于此吧……”有人便惊呼道。

“不至于此?远事不提;单说本朝;文成公主入藏;携书籍工匠无数。原本犬戎不过癣疥之患;自此之后;土蕃益强;气焰更炽;西境几无宁日。”

这是就直接指斥太宗李世民遣文成公主入藏乃失策之举了;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也有不赞同和亲者;可是直接批评太宗皇帝;在座之人;还真没有这种胆量。

“以十一郎之见;不和亲;当如何守边?”又有人问道。

“守边?为何要守?”叶畅道:“某曾与人有言;以和亲求和平;则和平不存;以战争护和平;则和平永固”

“不然;不然;十一郎此言差了;止戈为武;好战必亡。”张旭年长;虽然性子跳脱;可听得叶畅这句话;也觉得不对劲儿;当下开口反驳道。

“张公所言甚是;但某以为;倒过来说也是可以。武为止戈;忘战必危”

他二人针锋相对;但未伤和气;而且无论止戈为武还是武为止戈;都是文人惯用的拆字伎俩;至于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同出于《司马法》;只不过二人各断章取义;于是意思恰恰相反。

因此众人都笑起来。

“以武守边即可;方才叶十一你之意思;却是进击。”储光羲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