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3 / 5)

,其实我在大学里就学过官场圈子的理论,在机关里的几年,我学过的东西不仅没有荒废掉,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炼。书本上说,在官场里,圈子就是一个政治系统,与之相近的表述还有:宗派、帮派、山头、派系、党羽、势力、班子、集团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章 我是许为义(21)

(他扫视了一下我们几个)我们几个在机关里混的,自然不能也无力独立于任何圈子之外,第一个问题是要跟对人,这跟人很有讲究,首先你要判断这个人值得不值得你跟,也就是,这个圈子值得不值得你加入。

其次是,这个人会不会让你跟,这个圈子让不让你加入,如果可行性不大,趁早死了这份心思。

再次是,等你进了一个圈子后,随着你的地位在这个圈子里逐步上升,慢慢地会有人追随你,你就要注意经营好你自己的圈子,这也是提升你在原来圈子里地位的重要筹码,俗话说,每个领导干部都需要几个打手,俗称小兄弟,我办过的几个案子中,落马的领导干部不是被“小三”包围,而是被“三小”包围,三小就是小圈子、小兄弟、小爱好,小圈子一般认为可以在仕途上借力,小爱好易被利用,成为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诱因,至于小兄弟,就是帮助领导干部去摆平一些领导干部无法直接出面的事,或者成为领导干部受贿的经纪人,但是他们出了岔子,你要替他们擦屁股,要懂得护短。

第四——

我来说几句,不妥之处请同学们批评指正……崔乌青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项永礼,他酒喝多了,脸上就一片乌青,好象他爹娘早就预料到他有这能耐……关于圈子,我也略懂一二,我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关于官场圈子的理论没有永礼学得深透,只是略知一二——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古代官僚、士人所组成的党派,中国历史上习惯称呼为“朋党”。朋党的历史由来已久,进入封建社会之后,政界中的朋党现象愈演愈烈。中国古代的朋党,并不具备构成现代意义政党的基本要素。事实上,“朋党”与现代词语中的“宗派”一词,有着更为贴切的对应关系,这个词刚才永礼也提到了。我讲一讲朋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朋党虽然是一种具有政治性的组织,但是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其次,朋党的组织形式十分松散,通常没有明确的组织章程和组织机构;再次,朋党只作用于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场合——

第二章 我是许为义(22)

(他把小酒杯凑到嘴边撮了一小口,可能是想润润唇)接下来我讲一讲朋党争斗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利益冲突型、权力组合型、政见分歧型,具体我就不展开了。我在这里重点讲一下圈子是怎么结成的,刚才永礼同学也讲到了,就是你要加入什么样的圈子,你要允许什么样的人加入你的圈子,我认为主要有四种途径可用来阿附结党,这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是利用家族血缘关系。这个就不多说了,你们说说开国皇帝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干什么,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坐享其成。

二是利用地域乡亲的关系。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同乡观念,源远流长而根深蒂固。别讲古代的,就说我们吧,我们到了嘉州,会说我们都是金先的,我们到了东州,会说我们都是嘉州的,我们到了外国,会说我们都是中国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利用联姻裙带的关系。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说他的亲戚越来越多,当了书记以后会比当省长时更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如说官太太吧,就拥有公车附加使用权、公款消费参与权、公私馈赠接受权、特殊指令代理权、干部任免建议权、内幕信息披露权、经商办企优惠权、提拔晋升优先权等。在古代中国,统治集团成员的婚姻也成为一种政治行为,以男婚女嫁的手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