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伎俩,口头上这样骂,心里面真正的原因,却是曲里拐弯的,和口头上骂的,大不一样。
所以,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并不需要光绪给自己解释有无围园杀后的想法,光绪若真的解释清楚了这件事,那对慈禧而言,倒成了一桩心理负担。
四,慈禧的心理负担
因为害怕洋人、恐惧洋人,而将自己的儿子赶下台,并幽禁起来,这对谁来讲,在心理上都不舒服,虽然儿子意欲和洋人勾结,惩罚一下他,自己在内心也能取得平衡,但她无力惩罚洋人,在政变发生后,可恶的洋人丝毫也不顾及大清太后的面子,巧设各种办法,硬是将康有为、梁启超等钦犯接走了,可慈禧对洋人半句责怪的话也不敢说,更别说兴师问罪、惩罚他们了。不敢惩罚洋人,只敢惩罚自己的儿子,这无疑是个颇为沉重的心理负担。好在有袁世凯的告密:光绪曾参与“围园杀后”计划。如此,幽禁他、惩罚他,就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了。
袁世凯的告密让慈禧的心理负担化为乌有,让慈禧幽禁光绪变得理直气壮,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岂肯让光绪解释清楚?解释的机会自然不会给他了。
另外,从慈禧的个性上看,她喜欢有主见却顺从自己的人,有主见,就是有独立见解,有本事。而顺从自己,是说这些有本事的人,将自己的本事用来为慈禧服务,帮助慈禧,效劳于慈禧。慈禧不大喜欢光绪就是为此,她一直认为光绪没有主见,只是一味听从康有为的挑唆,在康的挑唆下,对慈禧不但不顺从,不知设法讨好她,反而倔强大胆,竟用威胁的办法对付她、逼她。
在变法之前,光绪为了争取变法之权,托奕劻给慈禧传话,说:“我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予我权,我宁逊位。”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强硬之极,毫无商量余地,似乎光绪对慈禧的态度很恶劣,但仔细分析这句话,就会发现,这话只有儿子给母亲才能说,普天之下,也只有儿子向母亲讨要东西,才要的那么理直气壮,如果是向别的任何人要东西,能以这种口气来要吗?“我宁逊位”这四个字,明显的是赌气,但也只有儿子在母亲面前,才敢才能这样子赌气。
作为光绪,他还是婴孩时就被接入了宫中,认慈禧为母,并一直接受着慈禧就是他母亲的教育,进宫之前的那些记忆很薄很淡了,在心理上,他已经认同了慈禧就是自己的母亲,所以才敢那样子和他赌气。可是对慈禧来讲,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慈禧明明白白的知道光绪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儿子向自己撒娇、和自己赌气,做娘的是又气又爱,哭笑不得,可不亲的儿子这样做,心理上的感觉就大不一样的,恐怕只会产生厌憎而难以产生怜爱的感觉。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章 瀛台岁月(5)
慈禧一直不太喜欢光绪,便缘于她的这种心理状态。光绪的赌气,慈禧不会感觉这是儿子的可爱,只会认为这是光绪的不顺从、忤逆,光绪要想西方学习,改革大清的制度,慈禧不会认为这是儿子发奋图强,只会想到这是光绪没主见,听了康有为的挑唆。因此,在光绪重用康有为实行变法之后,慈禧从感情上,对光绪是越来越厌憎,这种厌憎是他发动政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在遭受幽禁失去自由之后,光绪经过最初的烦躁,不得不静下心来假装韬光养晦,因为他能做的,也就是韬光养晦了,他已经失去了和慈禧赌气的权利,也失去了接受别人挑唆的权利。长期的幽禁,长期的韬光养晦,让光绪变得十分可怜,此时,如果慈禧知道光绪根本没有害她的打算,一直是无辜的,那么慈禧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特别是在庚子事变后,慈禧在不得已下实行新政,并痛哭流泣懊悔当初,这时,光绪当初的变法当然不是罪过了,那简直就是壮举,此时又弄清楚了光绪没有围园杀后害自己的打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