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部分 (2 / 4)

精神压力双重重压。能顶得住的人实在是不多。就如我的第二次死亡历程一般,如果那个时候我真的死了,我从头至尾都没有一点的精神的压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意外死亡是仅次于自然死亡的美丽死亡方法。

死后:这一阶段我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死后的一切都远离我们而去,不会再有认知,感觉,在死的那一瞬间,对死者来说,身外的一切都划上了句号,这个时候就是一陀蛋白质。之所以要写死后的过程,是因为很多人在寻找生命的意义的过程中,认为有必要为后人留下一点什么。当然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得到了后人的敬仰。而我认为呢。一切都是在活着的前提下才有意义,给老人死后一个风光的大葬,还不如生前让老人多开开心心。多磕几个头还不如多洗几次脚。多作几次揖还不如多盛几碗饭。我们对死者的一切行为都是作给活人看,这一点是无疑的。还有一点,我根本不信会有一个死亡者的世界,死者前往的世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必然会存在另外一套管理死者的制度,而且这套制度还与人本身的世界有交集,这不仅夸张到没法相信的地步,而且与很多现实的情况相矛盾。这里我就不继续谈了。

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经历的事情永远只是历史的一小部分,我们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经验给完全亲历一次,站到别人的立场,感受别人的经历,然后化为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经验是一条捷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站到一个将死亡者的角度去感觉死亡本身,通过这种感受,我真切的感觉到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当年的我一想到迟早会死亡就会从被窝里惊醒,再到如今对死亡的淡然,的确是一次精神上奇妙的经历,也是态度上奇妙的转变。

虽然死亡不可怕,但是并不表示死亡是一种主动选择。就如人人都怕疼,然后将痛觉神经切掉,不表示因为不怕疼了就可以往身上随便插刀子。有一次,我为了在正常状态下感受死亡前的感觉。决定,在浴缸里潜水,模拟溺水,两分内绝不起来。可是当水进肺后,因为呼吸需要的是空气,但实际上在水中呼吸的是水,本能的需求新的空气,于是不断地喝水,虽然在思想上不惧怕死亡,但身体还是排斥这种非正常的反应。很难受。结果当然是我没有坚持到两分钟。所以我到现在一直都觉得。主动选择死亡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意思就是选择自杀是不正常的。现在的小屁孩,动不动就跳楼。动不动就割脉。动不动就跳河。就这心理素质?谁还敢用这样的人来当社会栋梁?这些行为只能印证优胜劣汰进化论的正确性。也印证了我后文提出的 “强”的概念。

死亡的不可怕还有一个原因,大家可以联系我在前文讲过的。生命是一种结构!也可以说,生命是一种规则,呼吸,感觉,思维、情绪、欲望,成长……所思所感的一切,都只是这种规则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有这样两种情况:一。在高速路上,我时常看见被汽车碾死的小动物,可以想象,这些小动物因来不及躲避高速运动的汽车,而被轮胎“扑呲”一下给压死。二。前不久在我们镇上,发生了一起惨案,一个小朋友横穿马路的时候被客车压死。我仔细思考与比较了这两种情况,不得不承认,虽然在情感上我们为这个小朋友的遭遇感到遗憾,但是,这两种情况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外力破坏了生命的结构,于是破坏生命的功能,这就是死亡,从这种角度上来讲,生命是一种结构,也即是说生命是一个系统,活着就是系统功能的体现,那么死亡就是生命功能的消失!自然死亡就是身体层面不足以支撑整个生命系统的运行而产生的结果。看泉水,一股清泉随着水流的变小会变小股,但水流小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成水滴,这就是连续衰减至不连续,人亦如此,生命系统的衰减导致生命功能的衰竭,到了一定程度,当身体系统不足以支撑整个生命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