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部分 (2 / 4)

天下万民的安危置之不理,原来他还遇事可以交给尧,现在呢,他自己就是君王,他还能交给谁?

这日早朝,他对众臣工说:“天下频发大水,百姓流离失所,自鲧去后,无人续鲧之职,朕甚忧心。望各位臣工能为社稷着想选一能治水之人,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百官齐推禹继承父业,治理洪水。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舜对夏禹颇有了解,深知夏禹颇和其父不同,此人虽是高干子弟却无纨绔子弟的华而不实和玩世不恭,为人端方稳重,温厚仁义,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颇为百姓所敬重。舜思之再三,决定委以重任,于是派人召禹至殿前,据实以告。禹听后甚为感激,感极而泣曰:“禹父鲧治水无功,空负尧帝及天下之托。今陛下不记父嫌,再次委臣以重任,臣心甚感激,敢不拼死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不成功永不回家!在接受此职之前,臣恳请陛下能答应臣一下请求。”

舜说:“只要你能治理洪水,解朕忧心,莫说几件就是几百件朕也答应你,爱卿但说无妨。”

禹说:“第一、要天下诸侯皆听臣之号令,为治水之事,征集粮食、人员及一切用度,诸侯不得有违,须竭力配合。第二、臣要益和后稷做臣的副手。其他臣自己可以解决。”

舜说:“好,朕都答应你,你只要安心治水,一切都可以向朕汇报,你需要什么朕都会给你提供。”于是,封禹为司空,赐给夏禹上方宝剑一把,持此剑可以号令诸侯,上至诸侯下至百姓,谁敢不尊,可立斩之。

这益和后稷可是两个人很了不起的人,益是当时的环境部长用史记的话就是“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环境部长一类的职务。后稷在当时专司播百谷之职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擅长农业是个农业专家。

做了司空的大禹首先做了几件似是和治水无关的事。首先、他号令天下诸侯调有余补不足,救济天下灾民,做好灾民的安置工作,使灾民做到了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于是天下一片感激之声。第二件事他带领益和后稷做了详尽的水土调查、研究,徒步走遍了从冀州开始一直到雍州的九大州。不但了解了当时水灾的灾情,还了解了当地的水土、物产及风土民情。他了解的很详细,每到一处他都详细的了解了当地的土地的颜色、适合种植的作物,当地出产的特产等等,并一一登记在册。

一切准备工作做完后,他带着益和后稷以及他的治水队伍和数十车植物种子出发了。他所带的那几个人当然无法完成治水工程。于是他发动灾区群众共同完成治水大业。由于救灾工作做的很到位,灾区群众对于夏禹感恩戴德,一呼而百应,每到一处就很快聚集起成千上万的治水大军,人多力量大,这些人劈山开道,筑堤修坝,清理河道很快就完成了引水入海的工程。由于吸引了其父鲧治水的教训,禹一改前人以堵为主的治水方略。他知道水虽无形无质,但聚多则力大,多筑堤坝虽能暂时把水堵住,但久而久之,水越聚越多,堤坝终会崩溃,为害更烈。原来的水害之所以为害天下,一则是因为天时,天经常下大雨。二则是因为人为治理不力。为此,他变堵为疏,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导水入海,很快水息灾消。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他还命后稷指导灾民根据当地的水土性质,因地制宜,种植了水稻、桑树、小麦等适合当地生产的农作物,及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很快灾区的生产得到了恢复。禹把这些功劳都推给了舜,于是全国皆感舜之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禹的聪明,他把功劳都让给了舜,舜焉能不喜?

治水成功的禹顺便把天下分为冀州、沇州、青州、徐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