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部分 (4 / 4)

妨碍施泰因赢得布吕歇尔与沙伦霍尔斯特两位德高望重的将军,发自内心的尊重。

《注:为情节发展需要,本书中对很多历史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普鲁士王国同样如此,腓特烈.威廉三世提前登基,施泰因首相开始上台,而且不完全符合历史等等。》

“谢谢您,首相大人!”早已脱去一身戎装而便衣打扮的沙伦霍尔斯特将军,更显得肌肉发达,须发浓密。他代表自己的朋友兼老师,那位刚从马德里回国述职的布吕歇尔公使大人,向施泰因首相表达着深切的谢意,接着,他又继续说道:“为防止宫廷小人的妒忌与怨恨,既给首相大人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破坏来之不易的变革计划。我与布吕歇尔大人,还有奥古斯特亲王殿下商议后一致决定,不再大张旗鼓的在王国军界中进行相关改制。而是从事相对隐蔽的方式,在暗地里为普鲁士王国培养未来的优秀人才,选拔能适应现代战争的大批中高级指挥官。

一方面,布吕歇尔大人将接替我在王国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在奥古斯特亲王以及首相大人的庇护下,继续组织”军事协会“,创刊《军事手册》,将大批将领聚集在一起,研究军事问题,批判不合理的军事制度,讨论相关的军制改革问题。主要包括:废除雇佣兵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放弃单一的正规军制,建立国民预备队,改变贵族垄断军官职位的局面。从严选择军官,严禁对士兵的野蛮惩罚。推行精练组织,提高士气的练兵方法;建立新的军事体制,严选军官,提高士气,采取新的训练方式等等。

另一方面,却是我想请求首相大人,能否在明日有国王陛下参与的内阁例行会议上,让我本人出任普鲁士王国驻法国公使,即便是相对低级武官也可以。那是我们觉得普鲁士王国的军制改革不能再度闭门造车,应该勇于走出狭小的国门,到西班牙或是法国南部,向那位神奇的安德鲁统帅学习,学习他的先进治军与战略战术,就如同为俄国人开创伟大时代的彼得大帝一般。

首相大人,请恕我冒昧说一句,安德鲁军事战略思想早已大大超越了数十年前的腓特烈大帝,只要看看他在伊比利斯半岛上种种不可思议的指挥艺术,相信在整个欧洲大陆业已无人可敌。如果,我们不能虚心求教与他,不难想象,在下一场与安德鲁法国的较量中,普鲁士的命运与可怜的英国佬没有两样。首相大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沙伦霍尔斯特的担忧不无道理,他在柏林出任陆军大臣助理的期间,便时常接到来自驻马德里公使布吕歇尔大人的密报。这些情报,都是布吕歇尔自己以军人的角度,对安德鲁的战争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介绍与深刻分析,尤其是有关辉煌战役那一场。安德鲁那种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战略欺骗手法,使得西班牙军队的精锐在那场战役中统统损失殆尽,从而一举奠定了旧势西班牙王朝不可避免的覆灭遭遇。

布吕歇尔曾在信中告诉自己的学生兼好友,沙伦霍尔斯特将军,如是说道:“……伊比利斯半岛战争的全面胜利,充分说明了安德鲁的战略思想无以伦比的正确性与先进性。事实上,整个半岛战争的结局已经在数月前,安德鲁司令官的指挥室作战沙盘上圈定完毕。其麾下的军官们,只是按照司令官的部署,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摆好军士们的姿态,准备收获胜利果实罢了,仅此而已!”

等到布吕歇尔公使回国述职之际,沙伦霍尔斯特更是与老师在一起,每日讨论伊比利斯半岛战争,研究安德鲁本人,而他们讨论的结果得出同一结论,普鲁士军队无论在战略战术思想,武器装备,军事训练,以及后勤医疗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