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令,让岳军说下去。〃蒋介石不高兴地摆摆手说,他比夫人更能洞悉这些幕僚的思路。
“……和、战之争并非一无可取,并且和与战也不是绝对对立之物,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将两者统一起来,趋其利,避其弊,才能转化困境,变被动为主动。〃“依你之见?”蒋介石往前欠欠身。他隐隐感觉到什么,又一时没法说清,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我和畏垒都认为,和与战均不是目的,‘抗日图存’,重在一个''抗''字上。抗,就是争取宝贵时间,等待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岳军指教?” 张群收住折扇,压低声音说出十六个字: 〃和必乱。战必败。败而后和,和而后安。〃
蒋介石琢磨片刻,心头突然一亮。
也就是说,你如果不战求和,和亦无望;不和之战,乃匹夫之勇,败亦亡国。只有以战求和,以和求安,才能鼓舞民众志气,使日本人不至于得寸进尺,确保天下长治久安。这种情形好比下棋,棋手必须掌握全盘攻防,进退有序,善于转化不利形势,这样才能应对自如化险为夷。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于:中日战事一起,英美列强决不会熟视无睹。因为三十年代西方经济衰退,英美法德诸国在华投资剧增,许多沿海城市尤其是上海,实际已经成为西方资本集团在华的利益所在。如果日本吞并中国,西方列强能坐视自身利益受损,放任日本称霸亚洲而袖手旁观么?如果打的结果是将西方打到中国一边,这样的〃和〃不是很有保障吗? 蒋介石没有说话,他站起身来,慢慢踱到阳台围栏边上驻足沉思。
夜空深邃,星群闪烁,一柄酷似扫帚模样的彗星高高地悬挂在西南天际。扫帚的尾巴正好指向东北方向。按照迷信的说法,那是灾难和战争即将降临的不祥之兆,蒋介石当然不相信迷信,但是彗星的出现还是使他感到震惊,他觉得冥冥之中是否有种神秘意志在向他昭示什么。……五年前“一·二八〃淞沪战事初起,国人惊恐,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奋起抵抗的结果,是西方列强终于出面干涉,才迫使日本人签汀了〃淞沪停战协定〃。现在日本人大举入关,平津一线重兵压境,华北无险可据。既然华北沦陷已经不可避免与其让日本人牵着鼻子被动地挨打,不如找个敏感的地方先下手为强,打个主动?“引火烧身〃,他想到这句成语。如果将英美在华利益同中日战争紧紧地绑在一起,那么这烧身之火就必将烧疼英美,最终英美必将出面遏制日本人的野心。
当然如果能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好,因为日本人决不是英美列强的对手。蒋介石曾经留学日本,谙熟大和民族欺软怕硬的性格。别看日本人在亚洲为所欲为称王称霸,他们从天皇到平民都患有〃恐欧症”,视西洋人为妖魔鬼怪。据说威风八面的明治天皇有句流传于世的名言:〃宁可忍耐,千万别同英美开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蒋介石的拳头慢慢攥紧起来,他的目光从庐出的夜空向中国大地逡巡。此刻他的思想已经挣脱了现实夹缝的束缚,找到一片可供驰骋的广阔空间。
那么,什么地方才是英美最敏感的神经部位呢?……
独裁者思维的响箭几乎不用选择就立即射向东方漆黑的夜空,在距离〃美庐〃别墅大约一干公里以外的东海之滨黄埔之江畔,有一座他最最熟悉和被称做〃西方冒险家乐园〃的远东第一大繁华城市。
──那就是上海。
毫无疑问。只有上海才是他所需要的最能触动英美神经的敏感部位!蒋介石防佛已经看见萤浦滩上那座不夜城的霓虹灯在炮火中化为彩色的碎片飞溅。
天幕上,那颗神秘的彗星依然将帚柄一动不动指向东方。也就是说,当委员长决心牺牲局部以换取全局图存的铁血意志一旦形成之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