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苗山事件> 第174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部分 (3 / 4)

苻坚家的机会,就没有这家人的崛起了,可是桓家和慕容家的燕国还有石家的赵国打了多少年,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他们两国身上。

再说军队人数,报给朝廷的花名册上,我周家的队伍,很谦虚那,只有五万而已,只需要控制四川重庆贵州并协助桓温大都督分管湖北,所以就这么多了,我大爷爷也是觉得江山足够,不想去图谋什么梁州大计。

在桓温大将军离开成都后,大爷爷周抚留下就此发达,他还没有打下李家的之前,朝廷就封了益州刺史的,从李家不从水路向荆州到建康觐见称臣的时候,就许了我大爷爷益州刺史的,早晚要进入益州。

那时候,和我大爷爷争夺益州刺史的人还有一个姓袁的家伙,他是作为前锋进入蜀地的,可是开局不利,他这个前锋却吃了败仗。还是我大伯伯周楚与桓温的参军孙盛一起在犍为郡坚守军营辎重,遇到李家派遣部队大举进攻,而大伯伯周楚击退敌军。远程偷袭没有后勤补给,军营辎重非常重要,军营不失,消息传到取道成都的桓温哪里,士气大振,这才开始转败为胜,一举拿下李家王朝。事后,桓温在成都呆了一个半月时间,论起功劳,当然是我大爷爷和大伯伯,所以那姓袁的袁家家世颇有来头本来很受桓温器重的,结果从此失宠,从蜀地回来气得不出几年就郁闷死了,死的时候才三十七岁,可惜啊可惜,袁家的没有周家这个命。

孙盛这个家伙,虽然只是参军,可是还不错,很有头脑的家伙,这家伙和我大爷爷很得亲近,他也平蜀有功。天下要全部打回到晋朝手里,就是北面的胡人和蜀地的蜀人,合称二寇,这二寇正式去掉一股,剩下的当然是桓温大都督要北伐了。孙盛又跟着桓温北伐,开始几次也是立下战功,他就给封了一个有个县城做封地的侯爷,还放到湖南长沙做太守,那里已经不是我周家的地盘,但我周仲孙也认识孙盛孙安国这个人物。之所以说他很有头脑,原来他是在陶侃手下做参军的,当然是认识周家的早,他七转八转,转到桓家和周家一堆来了,到了长沙做太守,也是个很会捞钱的家伙,他实在太过贪婪,长沙郡举报他的人很多,闹到朝廷里,桓家和周家不得不意思一下子,没收他的财产。没收的时候,钱财装满了好几大马车。

一个郡守,这样的能耐,实在令人敬佩。孙盛喜欢写点文章,这个据说是陶侃当年就看重他的,他写了很多书籍,可是他写的一本书中提到桓温大都督北伐,写他最后一次失利,传到桓温都督那里,让桓温很生气,桓温这一辈子就吃这一次败仗,所以最听不得别人说这最后一次北伐的失败。没收孙盛的钱财,只是怒气上头,毕竟他很会跟着做事,我大爷爷周抚后来已经死了,而老爸周仲孙一知道,就上书给桓家给他说情,桓温也不会办死他,就把他放回去了,钱财都一并还给了他。听说好几年前,孙盛老死了,死的时候七十二岁。只是?弄错了,我老爸是我老爸,虽然都叫周仲孙。

大都督离开成都返回湖北江夏(今武汉市)军营驻地,我大爷爷周抚和大伯伯周楚等周家子弟二十余人,军队人数最初在桓温带来万把人里留剩下五千多,还有沿路招募来了的数千人,加起来虽然不多,但是五千多士兵都是精兵强将,跟着大爷爷和曾爷爷行伍多年的老兵油子,老兵痞子会打仗也会安家,这里就成了周家和这五千多人的天下了。

事情很多。大爷爷和大伯伯,一面要对付李家王朝原来的三四万军队,虽然都鸟兽四散了,有的是准备投降了有些则在观望,我大爷爷和大伯伯得要一一招抚他们,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分派兵力到剑阁绵竹涪陵一线去驻扎,哪里虽然天险,但是不可不解决原来李家队伍的权力,不能让他们驻扎在这一带,为头的要换下来,能够听话的就安排到桓温都督那里去,或者干脆到周家湖北江西的地盘上也可以。驻扎好军队,了解并布置栈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