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苗山事件> 第208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部分 (2 / 4)

一边听一边摇头,看来那位李焉代表知道他没有说真话。周仲孙当时心里想到过一个叫做应思远的南平太守,当时他心里想,我还没有怎样在意,我并不知道南平郡在哪里,只知道既然是个太守,那么南平就是一个郡的名称了,相当于今年的一个市的大小。而周仲孙当时想到的是,应思远还是天门、武陵两郡太守,他一个好家伙同时兼任了三个郡的太守。说到武陵郡我便被吸引了,我可是现代生活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的阴魂,说到自己身体生活的地方,哪里有不注意的。

周仲孙没有交待他知道的应思远的经历,但是我附体到周仲孙身上便知道,应思远后来从三郡太守调到朝廷建康都城,又出任江州刺史,他是一个与周防陶侃同时期的人物,属于周仲孙曾爷爷时期的东晋官员,那时候应思远做太守的时候,东晋都还没有成立,成立的时间已经在应思远调到朝廷里去的时间了,我当然明白了应思远这个人,对于我个人是需要注意的,毕竟他是古代常德的一个官员,而应思远最后调动到都城里,对于东晋开国是有过参与的,其中发生什么事情,我当然要追查,要不然我凭什么作为调查东晋年代产生罪恶动机的线索。

此刻饿着肚子,周仲孙倒是想起应思远,我有些想移动到周仲孙身上,知道他此刻为什么说出应思远,可是我刚才移动到看守身上,已经伤了阴气,暂时不能移动了,只要听着周仲孙接着继续说。看守便不断地问,故意做出听不懂的样子询问周仲孙,周仲孙先是说了一堆东晋朝廷君臣到他这个世代官员身上,如何的勉力劝农。我一听明白了,这是还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呐,以为看守没有文化好糊弄是不是?大概这个家伙又要想逃跑的主意了。我哪里那么容易给他打发,看守继续听周仲孙糊弄,劝农就劝农吧,说说看怎么一个劝农法子了,周仲孙要是真的有贡献,我还希望是的呢,要不然李焉一伙儿?冤枉了好人不是。

中国一直就是农业大国,劝农的经验应该很多的,只有在战争年代,劝农是贡献最大的,这样的人往往是值得怀念的古人,就算到了现代,现代人哪个又不是要衣食父母的,难道就不要劝农么,只是现代人认为自己的功课比较多,动不动这里那里的项目,不过,对于农业的重视那是自古未闻的,古代哪里有不收农业税的,前面不是说周仲孙交待《司马法》,说是税是用来支持工商业发展的,现代社会可以相反,用工商税收来支持农业的稳定。

这一说到劝农,我就想到很多,很多都是关于古代如何指导农业生产的学问,看来还是要复习复习为好,?把精华当作了糟糠扔掉了。周仲孙为什么要说到应思远呢,我本来就非常想听到他怎样说应思远,这家伙今天是饿昏头了怎么的,居然说他还记得当年应思远曾经给司马睿上奏,奏书中说:“夫一人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饥者……”,嘿嘿,我一听这话开头说得真好啊,少了一个人种田,就会有跟着饿肚子的,看着周仲孙饿肚子的样子,好像是有些悔意在脸上,这才像话,周仲孙接着对看守说出了心里的话,说他爷爷周抚当年,要是不去带兵打仗,专心在老家江西专门指导种田,今天周家的后代就不会在山林里饿肚子了,到了宁州益州,要是心里有当年的事情,也不会放任各个部族的生产而不管。周仲孙还说,他一直以为现代就不是劝农的年代,别人都在投机倒把,他干嘛要劝农,劝农没有任何好处,现在才知道好处在哪里了。

不过周仲孙的表情接着又有些变样,我从看守的眼里捕捉到他眼神的细微变化,这是说明他心里还知道一些应思远?的事情,经过分析,我认为这是当年应思远和陶侃还有周抚这个第二代之间打交道的往事,通过父辈转移到他这里来了。看守居然也有表示,看守虽然是班家部族猎手那又怎样,他同样也有父辈的经验传下来,看守说当年周家居然教导班家部族坏习惯,原来部族每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