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大唐气象盛世长安> 第187章 宪宗即位,终于等来了中兴明君(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宪宗即位,终于等来了中兴明君(上) (2 / 5)

宗开始面向社会选拔人才。

贞元元年(806年)四月,他亲自组织殿试,考核由各部门举荐上来的贤良。

校书郎元稹、白居易,监察御史独孤郁,前进士萧俛、沈传师名列前茅。

宪宗当即任命元稹为左拾遗、白居易为周至尉兼集贤校理、萧俛为右拾遗、沈传师为校书郎。

左、右拾遗均为谏官,至于集贤校理、校书郎,可理解为后备翰林,官职不高却可直言朝政。

这些人里,除去沈传师年过四十,其他都是三十左右的青年才俊。后来,元稹、萧俛均官至宰相,而白居易、独孤郁、沈传师也都各有成就!

元稹为人最为精明,也最具政治头脑。拾遗命令一下,他立刻上疏:“当年太宗让王珪、魏徵担任谏官,时刻陪伴左右。但凡有三品以上官员奏报国事,都会安排一名谏官跟随,以便随时纠正过失,天下因此得以大治!”

“反观如今,谏官既无法得到单独召见,也没有参预朝政的机会,每天只是与普通官员一样,列队朝见而已。愿陛下能经常在延英殿面见谏官,让他们畅所欲言。不要仅仅将他们放到谏官位置上,却又疏远他们!”

不久,又上疏指出:“有人讲实话,敢于讲真话,是天下大治的预兆!当初孙伏伽因一件小事劝谏,让太宗大喜过望,重重赏赐了他。所以在那个时代,朝臣只怕自己意见提的不够深入,根本不用考虑触犯禁忌。陛下继位已近一年,还没听说有谁像孙伏伽那样受到赏赐。臣等身为谏官,一直得不到召见。每次站到官员队列里,弯腰低首连大气都不敢喘,哪有闲暇去评价朝政得失!我们这些人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地位疏远的大臣!”

元稹又针对贞元年间,王伾、王叔文依靠取媚太子李诵得宠,在其继位后几乎扰乱天下的事进谏,劝宪宗早点挑选德才兼优的饱学之士辅导各位皇子。

元稹这三次上疏,精准把握住了宪宗的关切,宪宗对他极为欣赏,经常向他询问国事。

与元稹刻意为之的做法不同,白居易平时喜欢通过写诗的方式反映时政,他的诗受众很广,甚至有百余篇流传到了深宫。宪宗读后大喜,将他提拔为翰林学士,直接参预朝政。

元和二年(807年)正月,七十二岁高龄的宰相杜佑告老还乡,郑馀庆也因受奸人所害,改为太子宾客。

杜黄裳辅佐宪宗平定西川叛藩刘辟,有经世济民的大才,却不太关注朝堂上的礼仪小节。出于保护,同时也是为了发挥他的优长,宪宗让他以宰相身份出任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

与此同时,升任户部侍郎武元衡、翰林学士李吉甫为宰相!

李吉甫接到诏令,感动的涕泪横流,哽咽着对中书舍人裴垍说:“想我流落江、淮十五年无人过问,没想到圣恩如此浩荡!身为宰臣,报答皇恩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举荐贤才。但是年轻一代的官员,我认识的很少。你向来眼光独到,如有这方面的资源,希望能毫不保留的推荐给我。”

裴垍当即写下三十人名单交予李吉甫,数月内李吉甫将他们一一任用,一时好评如潮!

文官选用得人,在边将人选上宪宗同样重视!

同年四月,宪宗委任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出任朔方、灵、盐节度使,统一节制驻防上述地区的神策、定远、盐州等军,用以解决德宗期间边军一州一地互不统属的痼疾。

范希朝是资深老将,出自邠宁军,屡立战功,在军中素有威望。他的到来,极大加强了大唐的北部边防。

【02】

自古帝王多猜忌!从安史之乱后的几任帝王看,肃宗、德宗如此,性格偏柔的代宗同样如此。宪宗的猜忌心也不是没有,只是与肃宗、德宗两个犟头相比,他听得进劝、拎得清轻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