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大唐气象包含什么> 第27章 再战辽东,唐高宗替父雪耻一举灭掉高句丽(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再战辽东,唐高宗替父雪耻一举灭掉高句丽(上) (3 / 4)

千帆万舰直发百济。登陆后迅速调整队形,向熊津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位首尔南,距离150公里)发起攻击。没多久熊津城被攻陷,百济战死数千人仓皇逃走。

苏定方指挥唐军从海、陆两个方向,直逼其国都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行军不过二十余里,百济集结全部全力出战,一番惨烈搏杀,百济战死上万人,唐军趁势进入外城。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隆逃向北境,唐军随即包围泗沘。国王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领残部坚守。太子扶余隆之子扶余文思见到大势已去,与左右亲信出城投降,城内众多百姓纷纷跟随前往,扶余泰无法阻止。

苏定方下令攻城,唐军将士迅速攀上城墙,大唐旗帜迎风飘扬,百济守军斗志全无,扔掉兵刃跪伏请降,扶余泰在窘迫之下只得出城投降。

逃往北境的扶余义慈、扶余隆,以及百济各地城主也相继请降。

百济原有五部,辖37郡、200城、76万户。高宗下诏,在百济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分别任命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十一月,苏定方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安排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班师凯旋。

高宗在东都洛阳举行了盛大的受俘仪式,将百济国王扶余义慈等全部释放。

【04】李治与高句丽的首次碰撞无果而终

消灭了百济,下一个目标就是高句丽!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高宗于十二月十六日下达作战命令,计划兵分四路,从海、陆两个方向进讨。其中:

浿江道(今朝鲜义州)行军大总管由左骁卫大将恝苾何力担任;

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由左卫大将军苏定方担任;

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由左骁卫将军刘伯英担任;

镂方道行军总管由蒲州刺史程名振担任。

这四路唐军的总指挥,除刘伯英声名不显,其他三人都是百战名将。

就在唐军紧锣密鼓的准备期间,却发生了一起改变未来事态进程的亡人事故。

门下省给事中刘仁轨因得罪了宰相李义府,被平调到青州做刺史,奉命押运粮船渡海保障。当时风大浪急,根本不具备出海条件,李义府却催逼他即刻发船,导致粮船遇风在海上翻覆,淹死众多船夫。

李义府在高宗面前诋毁刘仁轨办事不力,请求把他斩首严明军纪。还好当时的朝廷风清气正,中书舍人源直心秉公直言:“仁轨无罪,海风暴起,非人力所能抗衡。”高宗采纳了源直心意见,把刘仁轨撤职,让他以平民身份从军效力。

这一决定,不仅为后来的大胜埋下了伏笔,还为大唐保留了一位贤良宰辅。

龙朔元年(661年)三月,大唐首任熊津都督王文度病故。百济僧人道琛、大将福信借机聚众占据周留城(今韩国扶安),并从倭国迎回王子扶余信拥立为王,率兵包围了刘仁愿。

消息传到大唐,高宗就地起用已经到达百济的刘仁轨,让他代理带方州刺史,统率王文度旧部支援刘仁愿。刘仁轨喜出望外的对众人说:“这真是天降富贵,老夫我势要扫清东夷,让大唐历法颁行海外。”

刘仁轨起自州郡,在陈仓做县尉时,因折冲都尉鲁宁横行不法将他处死。太宗因他擅杀武将本想斩了他,全凭魏徵力谏得以存活,调任栎阳县丞,靠着自身能力一步步做到了正五品的给事中,素以直言敢谏着称。

他虽是文官,却胆大心细,深谙兵法韬略。唐军在他统领下转战而前,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百济在熊津江口(今朝鲜南部锦江)竖起两层木栅,刘仁轨率领所部与新罗合力猛攻,阵斩万余人。道琛只得解除包围,退入任存城(今韩国忠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