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定。
德軍對西歐的作戰只用了44天,使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相繼淪亡,英國退守本島,其&ldo;閃擊戰&rdo;獲得成功。
德軍閃擊西歐之所以得逞,主要是因為:一是竭力進行戰略欺騙和偽裝,隱蔽戰爭企圖,達到了戰略突然性。在戰前,希特勒一再向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保證,德國將尊重他們的中立,不會向他們發起進攻。當德國進攻西歐的作戰計劃落到比利時手中時,比王仍未拋棄以中立求和平的幻想。希特勒還一再聲稱,德國對法國沒有任何要求,德國不願與法國打仗,德國和英國可以實現&ldo;體面的和平&rdo;等,從而使英、法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沒有察覺德國的戰略企圖,延誤了戰爭準備的時機。二是及時修改作戰計劃,主要突擊方向選擇得當,確保了首次突擊的勝利。當作戰計劃落入盟軍手中後,德國及時修改了作戰計劃,改變了主要突擊方向。為了隱蔽主突方向,德軍還採取了一系列偽裝措施。如製造假情報,散布&ldo;史里芬計劃&rdo;的作戰思想具有永恆的意義;擔任第一梯隊進攻的師配置在遠離國境線的位置,直到進攻前夕才進至出發陣地等。所以戰爭一開始,德軍就迅速突破了對方的防禦,達到了首次突擊的目的。三是集中使用航空兵、空降兵,充分發揮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速閃擊作用。德軍的空軍在奪取制空權後,就使盟軍失去了行動的自由,盟軍防禦能力大為削弱。德軍的坦克部隊在航空兵的支援下,集中使用於主要突擊方向上,行動十分迅速,使墨守成規的盟軍驚慌失措,迅速潰敗。
英、法等國的慘敗,教訓是極為深刻的。特別是法國,在當時曾被稱為&ldo;歐洲最大的陸軍強國&rdo;,竟在短短的6個星期內滅亡,其主要原因有:一是&ldo;和平主義&rdo;思想嚴重,戰備不足。法國國內普遍存在一種厭戰情緒,貪戀和平生活,法國統治集團戰前推行&ldo;綏靖政策&rdo;,沒有做好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準備。而且,法國人自恃馬奇諾防線堅不可摧,因而在戰爭動員、國防生產、部隊訓練等方面沒有充分的應戰準備,戰鬥力比較低。二是不能適應德國&ldo;閃擊戰&rdo;的特點,軍事理論落後。法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中得出結論,只要堅持堡壘陣地和步兵火器相結合,法軍就能取得勝利。他們設想,新的戰爭還會像1918年西戰場那樣開始,德國以步兵為主進攻,從堅固築壘地域突破,慢慢推進,而法軍依託馬奇諾防線進行持久戰爭。在這一理論和思想指導下,法軍的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防禦陣地上,機動兵力很少。當希特勒對法軍閃擊時,法軍的防線很快被突破,而且法軍難以組織有力的反擊。三是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錯誤,戰略指揮嚴重失誤。法軍在擬製作戰計劃時沒有想到德軍會改向阿登山地區實施主要突擊,也沒有根據已變化的情況及時修正自己的作戰計劃,而只是倉促應付,最終鑄成了法國難以挽救的敗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