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舞台下雨效果> 第7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1 / 4)

是过。不过罪不在他。国家干预是有深刻经济与社会基础的,没有凯恩斯也会有其他“斯”。自由主义者的批评对社会是有益的,但想埋葬凯恩斯主义就太天真了。

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里“合理的”不是说存在的东西一定正确,而是说它有存在的理由,有必然性。凯恩斯主义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的”。

经济学家要学胡适

我一向敬佩胡适先生。这不仅是由于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由于他对中国文化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还由于他的独立人格和他对政府的态度。

胡适是受美国教育的自由主义者,从本质上是与国民党的专制对抗的。但他绝不是革命者,企图用暴力推翻这个政权。他不反体制,不反政府,但也不是现存体制和政府的帮手,甚至帮凶,当“抬轿派”。他对蒋氏政权的种种专制行为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希望政府以和平、渐进的方式推进*化。足以体现他这种立场的是他没有组建,甚至参与任何以反政府为目的的政党、组织,也没有在政府中当官(仅当过四年驻美大使也是出于抗日的目的,至于当北大校长,当年并没有“副部级”的级别,不算什么官),始终保持了知识分子独立的身份和独立人格。今天,经济学家受到民众批评,成为“千夫指”,根本原因还不在于他们水平低,而在于缺乏胡适的这种态度。

胡适这种态度的基本立场是不反政府、不反体制。黑格尔的一句名言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存在的都是好的,而是指,无论它好与否,它的存在有必然性。用暴力手段推翻这种合理的存在必将引起社会*。无论动机有多善良,社会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且,革命之后,由于社会基础没有变,代替旧政权的新政权,并不一定比旧政权好,也许由新贵代替旧贵,比旧政权更坏。社会进步在于渐进,革命的结果不一定是进步,有时还是退步。不反政府,不反体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社会只能在稳定中进步。这种进步才会造福于社会和民众。

中国的改革有其固有的弊病,也产生了种种问题。但这是社会进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对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我一直心存疑虑,但仔细一想,这也是必然的。从政府完全控制的计划经济一下走向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可能吗?有这个政府主导的阶段,逐渐放开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才会有以后更自由的经济。三十年的改革经济证明,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成绩是主要的。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国。中央集权存在了几千年,肯定有它的合理性,企图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改革,造成整个社会不适应,岂不要天下大乱吗?大乱之后并不一定是大治,往往是更集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欲速则不达”。因此,作为经济学家,不应该沉醉于那些自由主义的空谈中,还应该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政府提出的改革总体方针,我们应该持支持的态度。反对政府的总方针是无利于社会进步的。尤其是不能由于改革中的各种问题,而否认改革的总方向。

当然,支持政府的改革总方针,并不等于以“歌德”为主,对政府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唱赞歌,甘当“抬轿派”。这次经济困难中,经济学家受到指责,就是因为他们抬轿抬得太过分了。一味地歌功颂德,预言中国前途一片光明大好,会以10%以上的增长率再持续增长二十至三十年,结果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而且,无视经济增长中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是批评而不是歌颂。胡适的一生贯穿了对国民党专制的批评,有时甚至是很强烈的抨击。经济学家也不能对政府所做的一切都称其高明、伟大,而是要“鸡蛋里挑骨头”,进行批评。这种批评也许正确,也许不正确,但如果政府以诚恳的态度去听,总会得到启发,有所改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