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窥阴器检查图片> 第16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部分 (4 / 5)

从老道贾淞堂说起,老道当年被贾父悄悄送走后,并没有躲入山林,而是改名易姓继续游走于世俗之中,做的是悬壶济世的老本行,行的是青苔铺面的巷间路,进的是布衣黔首的单边门,吃的是蔬食饮水的百家饭,那时候的日子过得虽苦,却有着苦中作乐的味道。

一日,老道坐在街边为人看病,却不知一位老者已经观察他许久,等到他收摊准备回破庙歇息,老者上前与老道攀谈起来,一席话说得两人都感到相交甚晚,回到破庙又是一晚上的秉烛夜谈,最后这位老者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老道引入了三山五湖学宫,就这样,凭着一手精湛的医术和对世事看法的通透,老道很快就名声鹊起,拥有了坐上台阶授课的资格。

一直等到那位老者离世后,老道也是看透了人世的浮沉,毅然离开了学宫。直到邹易这一次外出历练,为了让徒弟增长见识,这才再次回到了学宫,送上名帖后,贾淞堂这三个字将整个学宫都轰动了,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学宫弟子都紧赶着前来拜见,先不说他的学问有多丰富,单单这辈分也值得他们恭敬了,直接奉为了人师。

无奈之下,老道直接爬上台阶,却是没敢坐在人师阶,而是往下走了一层,一连讲了三天课,这三天,邹易也是听得心旷神怡,对老道,对三山五湖学宫多了几分另眼相看。

第37章 三山五湖(二)

三山五湖学宫,没人知道创始人是谁,只知道这学宫的历史悠久,差不多是和三皇一个年代的,甚至更早,历史上鲜有三山五湖学宫的记载那是因为学宫从不参与世俗间的权力斗争,一直保持着超然的姿态站在世俗之巅,默默的观察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在三山五湖学宫中,三山分别代表的是三个学派,也可以说是三种类别,三种势力,蓬莱代表的是畜,也即妖修,那个年代是有妖修一说的,妖怪并不可怕,和人没有任何区别,同样可以有智慧,可以学习,可以修炼,可以成为大能;瀛洲则代表的是道者,也即现在所谓的修道之人,这一类人的心性比较淡薄,喜欢远离人世,亲近自然,追求的是长生;而方丈代表的则是佛家,普度众生、大慈大悲、因果循环,这一类人究其一生只为转世轮回。

在三山五湖学宫中,住在哪座山所代表的就是这人所信奉的学派,像邹易说的瀛洲,那便是道者,信奉道家学派,像老子、庄子也都是住在瀛洲道家学派的门人。

这里的五湖分别代表的是仁学、义学、礼学、智学和信学,因为这五种精神的延续,在三山五湖学宫中渐渐发展出了五个学堂,凡是拜入到三山五湖学宫的人都会被考察心性,然后分别归入五个学堂,所谓五湖之内皆兄弟便是由此得来。

当然这中间也出现过分裂,秦始皇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秦始皇在赵国为人质的时候机缘巧合下拜入了三山五湖学宫,住的正是瀛洲山,喝的是智湖的水,不过后来回到秦国,随着权力的剧增,渐渐违反了学宫规定,利用学宫的力量一统了六国,到这时三山五湖学宫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不得已将整个学宫由明转暗,逐渐消失在了世人眼中。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为了寻找三山五湖学宫,打探三仙山的消息获取那传说中的长生不死仙丹,一时间开始大肆批捕文人墨客,甚至于做出了焚书坑儒的骇人举动,这一切都是为了逼迫学宫现身,但有了前车之鉴,加上看穿了秦始皇的野心,所以至始至终三山五湖学宫都没有露脸,不得已,秦始皇为了获取那长生不老的仙药,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手下前往东方找寻瀛洲山的消息。

再说近一点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中的几位领袖实际上便是从学宫义学堂中出来的门人,那是的他们已经不能满足口头上的表述,希望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改善整个社会的生存环境,正因为有了秦始皇的前车之鉴,学宫在得知门人又参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