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部分 (2 / 4)

否,说:“差不多吧。我说,你们学生娃,是来看热闹的还是怎么的?”

“来帮忙的。”曹宝明大声回答。

旱烟大叔笑了:“来帮忙的可不少,你们是年龄最小的。”

何成等人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

新建成的西捷制药车间附近,堪称人声鼎沸,研究所的,大学的,药厂的,但凡能和制药擦得上一点边的都来参观了,即使擦不到边,省内能来的也都抢着来——外国进口的仪器,还有外国的工程师安装,在河东省,这已是难得的机会了。

如今,河东省内的平反工作都尚未全部完成,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研究员没有见过外国人的都大有人在,不了解外国技术发展的更是的比比皆是。

有太多的人,想亲眼看看外国工程师是如何安装和调配先进仪器的。现在想出国是极困难的,没有国家补贴,平均月薪只有5到10美元的研究员,存一辈子的钱也买不起往返机票。

关于外国的月亮的传说很多,见到的人却很少,所有人都想证实一下。

与之相比,关注杨锐的人却少之又少。从专家的角度来看,一个年轻人改良或发明了一项技术也就罢了,工厂化的经验,却是很难从书本上获得的。即使现在的高科技制药工厂仅仅是实验室的放大版,可“放大”本身,其实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起日趋成熟的机械化生产线,它无比简单,但也不是无经验无脑筋的冲上来就能解决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杨锐经常跟着导师进出药厂,做各种生产线改良,他也不敢说能将自己的技术工厂化,捷利康亦是看了他发表在《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上的论文,才敢开出价钱。

反而是国内的研究员,很少有机会看国外期刊,现在更是没有看名字的习惯,再加上缺少专业的情报搜集机制,并不会特意去看本国研究者的文章。

国内目前也无高端制药工厂的概念,80年代的中国药厂连抗生素都做不好,杂质多的令人发指,以至于经常出现治病治死人的内部通报。在这种环境下,懂得建设高端工厂的人也寥寥无几,专家们不相信杨锐会做。

“英国人也懂捧人啊。”何成来到车间门口,就听一位穿着夹克的男人在那里感慨:“你说,捧这么个年轻人出来,有什么意思?”

“说不定是合同里规定的?”这位打着西装,有股子平江人的矫气,猜测的方式也很高大上。

能在80年代知道合同的中国人都不多。

门口唯一的一位女性研究员笑了两声,道:“合同怎么规定编谎?”

“就像是广告一样吧。”

“合同里没有。”站在外圈的一位,面露微笑的挤了进来,说道:“我看了捷利康签的合同全文,里面没有这种内容。”

虽然不是机密内容,但能看到合同的,似乎也是有点身份的人,否则,国医外贸和西堡肉联厂才懒得给他们看合同呢。

平江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道:“那合同里写的是什么?”

“除了这个制药工厂,国医外贸还牵头搞了一个销售工厂,估计是出口企业。里面是西堡肉联厂,国医外贸,然后一家英国公司和一家香港公司……”

“这些谁不知道。”平江人打断他,问:“这个杨锐做工厂,是什么条款?”

“3个月内投产。”

“三个月?真敢说啊。”平江人叫了出来。

女研究员也摇头,说:“毕竟是年轻人,现在都有一个月了吧?才建了厂房,再安装仪器,再调试,再试生产,再到投产,等正式请咱们来的时候,三个月哪够,半年还差不多。”

“最厉害的不是这个。”炫耀合同的研究员有意压低声音,像是说一个秘密似的,道:“按照合同,捷利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