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的情歌的确太多,尽是些靡靡之音,但是其它一些歌曲唱滥了,不也成了靡靡之音?像那些与流行音乐相对的自以为高雅不落俗的所谓“民族唱法”,乐理我是不懂,但那些挺着丰胸僵着腰板做着恶心的面部笑容唱出来的没脸没皮的歌词,不照样也是这个繁荣社会的靡靡之音?
高中时曾举办什么艺术节,音乐特长班的高材生们登台献唱,唱民歌也就得了,清清纯纯的大脑还处在发育中的中学生,穿上那绚彩艳俗的演出服,打扮得像只火鸡,搔首弄姿。服装跟歌词交相辉映,共祝祖国跟头上扎的一把鸡毛一样欣欣向荣吗?
《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风》,以及《雅》中的民歌,《颂》的颂早已在那个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时代给诵光了。连一向宣扬正面积极向上多看光明一面的没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都不愿入选其间佳作。
歌功颂德实在不是大学生的任务,不论是何性质,只要还配称这三个字。大学生好歹是个学者,虽不是个多么有学问的人,但按古意好歹是个求学之人,也可再创出第三条当代含义,不学无术。肩上多少应该扛起些反思和批判的担子。当然,如果肩上始终无物,也可耸耸肩两手一摊,I am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直击痛处——第2。5只眼看当代军校生活》(二十四)
二十四
一周两次的队列训练看似不多,但在这近似“一日囚”的地方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又迎面撞上了,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下雨,可盼出来的却总是太阳,我决定想个办法缓解一下,好打发这无聊的时光。
我站在队列里练眼神,用微妙的眼神变化传达不同的内心情感。这比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好一点,能保持更高的注意力,免得一不小心又把分解动作做成连贯动作。樱木花道的用眼神杀人其实不难,眼睛使劲蹬着一个目标,不断注入痛恨之情就行了。不知是否跟演技有关,悲伤与痛苦的眼神混在一起,无法区别,伤感则似有似无,似乎已过了那个年龄,而喜悦则始终无法出来,连从大脑库存里提取出来都困难,更别说在这时融到眼睛里。呆滞与坚定两个本是相反的眼神却反而最容易相互切换,站着不动,大脑一片空白,思维停止运转,什么也不想,瞳孔自然缩放,焦距本能地锁定在一团模糊的看不见的气体上,便成了呆滞,而此时只要一搅起脑海里的理想与信念,重新站起来曾有的梦想,朝正在进行的为自己的理想所一直做出的不懈努力抛个媚眼,借着闪光短暂憧憬一下前方,眼神立马变得坚定起来。这需要用力,稍不留心就会顺着环境所造成的思维钝化的惯性松懒下去,就像一块凝聚寒气的干冰开散成没有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化入到了满身惰性的氮气中。
两年前的一次所谓“月假”回家,舒舒服服淋了个热水澡,站在镜子面前看着对面的自己,盯着胸部看是否能察觉出那一小块区域皮肉的轻微起伏,以证明里面的小拳头在跳动。身上的毛长长了,不知脑子里发霉的毛有没有长长。镜子里都能明显看见脚趾甲太长忘剪了,视线往上移经过膝盖停止在热水劲冲下雄起的兄弟上,它的能力不用证明,只是不确定第一次能坚持多久。曾用PH试纸做过试验,证明了精液呈弱碱性,试纸遇到后按照科学原理地变成了深蓝色,还想亲自观察观察小蝌蚪的,但没有显微镜,试验条件不允许。平时照镜子都没有刻意去注视过自己的眼睛,这次不经意的对视让我突然间震惊,霎时如同童年的小伙伴意外夭折,骑过的小木马定格不再闪动,我发现我的眼神竟那样的呆滞、无力和浑浊,而我——从来都不知道。
现在又有了意外的发现,在享受完有活力思想的书后,再照镜子,发现眼神真正有神了,也变清澈了,并且开始拥有一股明显的穿透力,不过最好的状态只存在于看完书后十几分钟的身心愉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