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搞运动的方式,提出“多带好思想,少带旧家具”,“行动军事化”。移民处于“无产”和“无序”的状态,带给新安江人的灾难更是深重。
1.淳安移民第一村(1)
我的故乡在淳安,新安江水库移民大部分在淳安。
故乡情使我立志要找到淳安移民第一村。
据《淳安县志》记载:“1956年11月,淳安县紫峰乡芹坑村36户,170人首批迁移桐庐县横村乡柳岩村插队安置。”据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安江水库移民纪实》:“1956年10月,新安江水库迁移移民试点开始,淳安县紫峰乡芹坑村28户,125人被列为转迁移民试点村。”尽管历史记载的数据可能有出入,但芹坑是淳安移民第一村是确定无疑了。
2006年9月,我在桐庐县横村镇的民政助理员陪同下,来到柳岩村找到了原村党支部书记朱日华。他今年80岁,患了老年痴呆症,很多事都忘了。他只说:“我们是港口区向莘乡朱家村移来的。1957年10月来参观,1958年春节到这里过年。”
我又到柳岩另一个自然村,找到了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庆,他今年68岁,谈起移民就好像昨天的事。他说:“我们老家东铜官就在现在新安江大坝坝址边上,是为腾新安江电站建设工地而提前搬迁的,本来移到白沙,后来有老人说,大坝下面太危险,坝倒了就没命了。结果就要求搬到这里来了。我们1956年9月开始准备,10月搬家,一家一条船,农具家具装上船,在桐庐卸下船,到安置点,路也不要走多少。只要你愿意搬,家里什么东西都可以带。后来淳安移民的人都羡慕我们说:‘铜官人搬家连石头都搬走了。’实际上,也不是像他们那么说的。我们搬来时移民房还正在建,开始在老社员家里住,过了两个月就搬进去了。房子也全是泥木结构的平房,房子的泥墙下面几板墙夯得还严实。为了赶进度,上面二三板泥墙就用脚踩了,像鸡窝煤饼一样松。房子的质量挺差的。那时规定一家八个人以上三间平房,一共90平方米。一家八个人以下,只有两间。移民总是艰苦的,比当地人要苦。”
当时的我是急于要寻找淳安移民第一村,就问:“淳安芹坑村移在哪儿?”刘国庆说:“现在我们横村镇柳岩、孙家、宅里、深畈、胜峰、仕家、龙伏、富乐等村都有新安江水库移民,他们大多是淳安茶园、港口几个区移来的。芹坑这个村名这里也没有了,我估计在孙家。”
那天,天下着毛毛雨,我们来到孙家村村头的一个池塘边,见一位洗衣的妇女,头上包扎着一块毛巾,估计是淳安人,我用家乡方言问:“这里有新安江水库的移民吗?”那位妇女听到了乡音,忙站起来回答说:“有,我就是新安江移民。”正在我们交谈时,几位妇女都从家里走出来了,她们对“新安江移民”这几个字,特别是在异乡听到的乡音非常亲切,也非常敏感。一位老太太把我引进了她的家,这位83岁名叫方莲娣的老太太,脑子很清楚,但耳聋。方莲娣老太太跑进房间,拿出一沓用红绸布包起的东西,捧出来交给我。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证件,一张地图,还有一个锦溪乡乡政府的公章。一个锦溪乡红绸皮的农会证吸引了我,只见上面写着:“张万茂,1923年出生,锦溪乡副乡长。”老太太重重地对我说:“张万茂是我家的老头,他不幸53岁就过世了。”
这时,几位妇女请的一位老大爷,也急匆匆地赶来了。他听老太太在讲她的老伴,一下来了劲,说:“张万茂可是一个真正听党话的人,在移民前,他是锦溪乡的副乡长,我们村移民是他带的头。芹坑村按计划是在1956年底转迁的,由于新安江电站工地需要,建德县铜官乡全乡提前搬迁,1956年8月,动员铜官乡沈家村张炳章、吴交法等三户移民转迁时,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