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漫长,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继续为实现兴复汉室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诸葛亮治蜀十一年,始终铭记主公刘备兴复汉室的重托,那是他一生的信念与追求。诸葛亮写了《出师表》,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短短数语便道尽局势之艰难;“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真切地表达了他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以及忠诚之心。正因如此,他怀着坚定的决心,毅然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他的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蜀汉前行的道路。内政上,他制定良策,发展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军事上,他运筹帷幄,精心布局,以弱抗强。他深知蜀汉与曹魏的实力差距,面对司马懿率领的大军,胜机渺茫。但哪怕希望渺茫,他也要奋力一搏,只因那是他对主公的承诺,是他对蜀汉的担当。
在北伐的征程中,诸葛亮殚精竭虑,倾尽所有。他日夜谋划战略,事必躬亲,只为能为蜀汉争取一线生机。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派人阵前叫骂,想尽办法引其出战,可司马懿不为所动。然而,诸葛亮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放弃的念头。
长期的操劳、艰难的战事以及巨大的压力,让这位贤人的身体不堪重负。但他的忠诚和信念支撑着他,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与智慧的真谛。
诸葛亮,这位才情绝世、忠诚无双的伟人,虽最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宏愿,但他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世无数人为了正义与信念不懈奋斗。
亮最终积劳成疾。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心系蜀国的未来。他躺在病榻上,对前来探望的姜维等人留下了最后的嘱托:“吾去之后,尔等当继续努力,辅佐陛下,不可忘记兴复汉室之使命。”言毕,溘然长逝。
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的离去,让整个蜀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百姓们自发为他守灵,哭声震天。他的智慧和精神,永远铭刻在蜀国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