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愚兄答应你,若是沿海滩涂真的能种植棉花,我王家一定会出力!”
谢慎朝他翻了一记白眼,这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嘛。
也不怪谢慎心急,这可是他抛开诗文有心经营的第一件事。
之前的书坊自不必提,谢慎靠写《石头记》赚的盆满钵满进而入股书坊。
茶叶生意乍一看和诗文没什么关系,实则是谢慎利用诗文把余姚仙茗打出了知名度。所以归根到底这也算是靠诗文出头的。
而这次如果真能在滩涂种出高产棉花,那可是谢慎头一回甩开诗文大展拳脚。
与贩卖茶叶,经营书坊不同,种植棉花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长远的,而且是几何式增长的。一两个月可能什么也收获不了,但时间长了,三五年间就能让谢慎暴富。
谢慎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只有没了后顾之忧,将来才能在政坛大展拳脚。
在大明朝盐业自然是暴利,但这个要和朝廷打交道混盐引。看宁员外就知道了,前任盐运使倒台他也差点跟着栽了跟头。
这个行业实在有太多的潜规则,太脏太污,在有自保能力之前谢慎却是不想涉足的。
与贩盐相比种植棉花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假使他真的能把“百无一用”的滩涂变废为宝,那将是一件划时代的事件。
也许东南沿海的滩涂上都将开始种植棉花,原有的种植棉花的农田将彻底得到解放!
这对朝廷自然是大功一件,也许弘治天子会亲自下诏嘉奖谢慎。
和趋利避害的商贾相比,谢慎这般重视百姓疾苦,简直就是读书人的楷模啊。
王守文拍了拍谢慎的肩膀,笑声道:“慎贤弟,你别笑了,再笑就笑傻了。”
谢慎咳嗽了一声,直是好不尴尬。
“让守文兄见笑了。”
三人走到一处酒肆坐下,随便点了些下酒菜,又要了一壶黄酒。
就着下酒菜酌了一口黄酒,谢慎感慨道:“天气愈发寒冷了,今年过年还是哪里都不去就在家中待着的好。”
王守文夹了一块酱羊肉放进口中一边咀嚼一边说道:“那有什么意思,不如到时慎贤弟来府中,咱们几个好好乐呵乐呵。”
王守文冲谢慎一番挤眉弄眼,谢慎无奈笑了笑道:“是不是令兄外出游学,没什么人管得了守文兄了?”
王守仁一个月前再次离开余姚去苏州府松江府一代游学。加之王宿也前往京师,王家确实没什么人能够压的住王守文了。
王守文好不容易去了禁锢自然要好好庆贺一番,新年之时和三五好友在府中通宵宴饮,请几个歌妓助兴也说的过去。
“瞧慎贤弟说的,便是大兄和叔父此刻在余姚,这个年愚兄也这么过!”
谢慎不置可否的一笑,正欲转开话题却见得三五个喝的大醉的兵丁一摇一摆的从酒肆里间走了出来。
“他奶奶个熊,倭寇?老子这辈子没见到过倭寇!”
“谁说不是啊,什么倭寇不倭寇,就是自己吓自己。哪来的那么多倭寇!”
“依某看不过是几个杀千刀的小泼贼,拌着倭寇样子行凶抢人罢了!”
。。。。。。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
谢慎听的直皱眉,倭寇?莫非东南沿海真的起了倭患?
谢慎对于这一块史料的研究并不少,他知道倭寇肆虐主要集中在嘉靖帝时期。
一来这时期海禁政策空前严苛,二来此时是倭国战国时期,不少的浪人混不下去来到东南沿海劫掠。
至于弘治朝时期,谢慎印象中并没有太大规模的倭患,如果有那也是当地海商勾连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