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倒泻(二)
不知宋澜是不是发现了回到幽州军帐中的并非燕琅,宋瑶风原本已经行至江北之地,被中途叫停,缓行归京。
若她回到汴都城内,再想出城,只怕难比登天,宋澜也是料定了这一点,才会认为落薇会赶在她回京之前动手将人救下来。
江山广阔,此举是为了引诱落薇现身,宋澜虽遣人在汴都城内巡视,心中还是觉得,她既从谷游山脱身,想必是不会回到城中的。
他心腹之人更将汴都那些清流文臣的宅邸拜访了一遍,未发现任何踪迹,他虽无奈,却也只能将她失踪一事暂且按下,一面派人盯着幽州的军队以防暴动,另一面则了结着靖秋之谏和假龙吟的官司,更要预备亲政后各地政事,一时竟然消瘦许多。
常照到乾方后殿来时,宋澜正偷闲,提笔写着民间流传甚广的《假龙吟》,金铜之声尚好断绝,这口口相传的歌谣却是屡禁不止。
一侧茶水未凉,有两封誊写好的圣旨,常照瞥了一眼,暂且未去搅扰,等到宋澜写完了手边的字,抬眼看他,他才抬手道:“臣给陛下请安,问圣躬安和否?”
宋澜问道:“城外可有消息?”
“城外”便是宋瑶风之事,常照眼神一飘,摇头答道:“未曾有。”
宋澜又问:“临阳皇兄和潇湘郡王处也无异动?”
常照仍是摇头:“臣带人将两处府邸盯了许久,自皇后幽禁后,两府四门紧闭,不理外客。小郡王原本还要往资善堂中听学,现今也不再去了,生怕与此扯上几分关系。臣猜测,二王必定是猜出了陛下与皇后之间有变,生怕被陛下猜忌,这才极力撇清,想来皇后的谋算,二王应是不知的。”
宋澜有些头疼,喃喃道:“她已知当年之事,又脱身而去,必定是有所图谋的。可她若是谋逆,总要挟一位皇室宗亲,才能堵住悠悠众口,皇长兄在边境未归,临阳和潇湘处尚无动静,朕以舒康为饵,也不见她兴兵来救——她是要为皇兄报仇,必得名正言顺才能翻案,不挟宋氏宗亲,怎能成事?”
宋澜所思确实不错,常照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开口问道:“叶大人方从陛下这里离去,不知他是如何想的?”
宋澜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有些无奈地笑道:“平年不必试探朕。”
常照作势下跪:“臣不敢。”
“起来罢,”宋澜随意挥手,叹道,“亭宴之意,是要朕暂且按下此事,先了结了靖秋之谏后朝中的舆论风浪。朕听出来了,他虽为朕做了许多事,骨子里到底是叶氏将门出身的人,自幼读的是圣贤书,习的是忠君事,事君虽诚,终归是守成之人。”
他拈着手中的宣纸,端详道:“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1]——亭宴向朕献策,厚赏陆沆家人,照朝臣所言下诏责己、简朴行事,以励台谏之言、安天下之心。”
常照垂眸,忽然问了一句:“若皇后与太师仍在,怕也会给陛下这样的建议,臣却忽然想起一事,
陛下自登基以来延续前代之风,厚待台谏,所为何来?”
宋澜看着他,笑着赞了一句:“知我者,平年也。”
他叹口气道:“先祖父年间厚待台官谏官,是为朝中宰执党争愈演愈烈,又逢削花变法,若无言官制衡,相权肆意、百官争权,不知会有何等局面。先帝厚待,是为以身作则、律己以教化天下。而朕……是因年岁尚小,并未亲政,若无台谏二院压制太师势力、皇后外戚,此二人若生异心,朝野必乱。”
“可皇后与太师已经不在了。”
常照平静地接口道:“太师身死,清流拍手称快;皇后自逃,留病名于谷游山,短期内必不能再回权力中枢。此为天赐良机,逢靖秋之谏,陛下若能下定决心,必能成就一番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