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以后拍摄用的胶片等等,都需要购买,这是一个长期合作的过程。
他能瞒得了一时,却不能一直瞒下去,总会被百代公司知道的。
在商言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或许和解是个不错的主意。
林子轩打听过,百代公司在被他拒绝后,仍旧推出了流行歌曲的新唱片。
这个世上从来不缺少聪明人,他们模仿林子轩歌曲的曲调,稍加改变,然后找了一位戏曲界的名伶演唱。
从作词作曲到演唱,透着一股浓浓的模仿味道。
可模仿是那么容易的么?
林子轩选择的都是经典歌曲,稍微改动就会破坏乐曲的美感,加上乱编的歌词,和名伶戏曲化的唱腔,简直惨不忍睹。
那位名伶不知道唱戏和唱流行歌曲的区别,还是用唱戏的腔调来唱流行歌曲,给人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的感觉。
完全是东施效颦。
百代公司推出的这场唱片刚开始销量不错,可随之而来的是极差的口碑,勉强收回了成本,但公司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看着黎锦挥带着孟晓冬在全国巡回演出,大赚特赚。
百代公司的经理张常福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为了挽回公司的声誉,也为了公司的利益,他要联系林子轩,打造全新的唱片。
至于条件,可以继续谈。
第四十一章 鸡犬之争,渔翁得利
百代公司的经理张常福是宁波人,他虽然对于唱片录音、制片等技术问题是外行,但是他具有经营管理的眼光、能力,以及成熟的社会关系网络。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买办”这个词语,这是外商进入中国后催生而来的。
买办是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由于需要熟悉英语和对外贸易,最早的买办是广东的掮客转变而来。
随着中国的口岸开放增多,租界变广,经济业务扩大,买办紧缩,以前以合同形式与洋行形成临时雇佣的掮客逐渐成为固定的代理人,即买办。
买办不仅是洋行的总管,账房和银库管理员,还是大班的机要秘书。
外商进入新开口岸,寻找一个当地有实力的买办是首要任务,他们大半雇佣广州原有的买办或由他们荐引的故旧亲友。
随着外商势力的扩张,宁波、湖州等地先后出现大批当地买办。
至19世纪60年代,通事、买办已成为士农工商之外的另一行业。
以经手洋行生意为主要职责的买办,薪俸只是表明其洋行雇员身分的标志,而佣金则成为其重要收入。
张常福就是一个标准的买办。
他头脑精明,善于抓住机会,在上海百代公司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初正是他带着灌录设备和技师前往北平,灌录了大批京剧名家的唱片,才使得百代公司一举成名。
在灌录林子轩的唱片时,他同样持积极态度,因为他意识到流行歌曲是唱片行业的生机。
然而,林子轩得寸进尺,要求分成,这严重损害了张常福的利益。
在张常福的收入中,薪水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他的收入主要依靠收取佣金,而且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独立商人。
不少上海的唱片经销商背后都有他的资金,有些甚至是他亲戚开设的。
林子轩要求分成,对于法国人影响不大,只要把这笔钱转嫁到唱片价格上即可,损害的是张常福的利益。
所以,他拒绝了林子轩。
不过现在形势不妙,新唱片失败,法国人很不满意,他需要林子轩来扭转不利局面。
特别是他听说林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