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4 / 4)

事件发生;而每到行军打战,决策国家发展方针,无论是文官或武将,也都会被魏明帝曹睿的才略深深折服,无不钦佩其业务水准之高。他的记忆力还非常好,那怕身边最微不足道者的简历让他看见,从此这人及其父母兄弟子女的状况他都能倒背如流,而且终身不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容忍对他不好甚至不利的批评,却不会*诛戮大臣;更接受普通公务员、读书人甚至于平民的意见书,有时一个月内连续要读好几百封信,但那怕这些信中有的错字连篇、有的语法混乱到难以看懂,曹睿同志还是会努力阅读理解直到看懂为止,没有丝毫的懈怠困倦”。

虽然历史上对魏书的评价不高,甚至于后世那没事砸邻居家水缸玩的司马光更明说“《魏书》多妄(魏书里好多记载都是胡说的)”,但是关于曹睿的这部分记载,恐怕还是有其客观部分的,我们可以用《三国志》中的记录与其相对照。

比如《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曹睿的传记)记载“八月,孙权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时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於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退走”。

曹睿显然并非刘禅那种明白些政治却暗于军事的人,一句“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就将久经战阵的孙权弱点暴露无遗。而这场战斗的结果是,没有几天孙权便被御史荀禹的一把大火吓跑了,颇有些后世‘风声鹤唳’的意思。

同样是《明帝纪》的记载“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将陆议(这家伙就是陆逊)、孙韶各将万馀人入淮、沔。六月,征东将军满宠进军拒之。宠欲拔新城守,致贼寿春,帝不听,曰:“昔汉光武遣兵县据略阳,终以破隗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群臣以为大将军方与诸葛亮相持未解,车驾可西幸长安。帝曰:“权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遂进军幸寿春,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

即使御驾亲征面对孙权、陆逊亲率部队,曹睿也能够从容应付,并将其击退。虽然我们都知道孙权或陆逊远没有在《三国演义》中那种才能,可也并非庸碌无能之辈。而曹魏虽然兵强马壮,综合国力比吴蜀相加还要强大,但也并非是个人统帅兵马就能打仗的。主帅的决断及领导力,多少也会影响战争的结局。

所以即便曹睿没有他爷爷曹操那种雄才伟略,但“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的评价,恐怕也还是贴切的。

而至于其明断才识,则可以参考《陈矫传》引《世语》中记载。

其中写道:大臣刘晔(这小子血统比刘备牛多了,汉光武帝嫡系传人)因为最早接触到曹睿,所以凭借和皇帝的“老熟人”关系诋毁仇人陈矫专权;可到了最后,曹睿却没有被刘晔蒙蔽,而是单独召见陈矫说“刘晔虽然陷害您,但我很清楚您的为人,这件事根本不用放在心上。”命令手下以黄金五鉼赏赐陈矫,陈矫却说自己没有功劳所以不要。谁料曹睿却告诉他“怎么能以为这是简单的赏赐呢?您通过谈话知道了朕的心意,可朕怕您的老婆孩子不知道啊”。

单凭曹睿的这一手,实际上已比当今的许多政客还要高明得多;这已不单单是了解政治游戏规则的表现,更说明曹睿对于人情世故同样了若执掌,分寸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