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建立了四家公司和五家工厂;柯达赞助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花旗银行把中国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上海。1995年,宝洁在中国仅电视媒介广告的开支费用就高达8500万美元。
柯达公司总裁裴学德这样表述中国市场的魅力,他说:“只要中国有一半人口每年拍一个36片装胶卷,已经足以将全球影像市场扩大25%:中国每秒多拍摄500张照片,便相当于多了一个规模等同于日本和美国的市场。”
由于跨国公司努力推动等因素,品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接受,免税店一时间也在国内热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消费者眼里,国际品牌仍然是高消费的代名词。面对着动辄能抵一年工资的外国家电,只有少数人能把它们从免税店和高档商场弄回来。同时,国际品牌作为高品质的保证和身份的象征,引导着社会生活的潮流,成为不少普通人的向往和追求。在上海虹桥友谊商城,来自英国的一款极品手机品牌的价格高达每台15万元,但每月均有售出。随着出国游热潮的兴起,无论到香港、东南亚还是去欧洲旅游,人们都会在免税店里为亲朋和自己挑选一些国内不易买到的名牌商品。
也就在这个时期,在西方风行的一站式购物和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被国际品牌带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2003年,《环球企业家》杂志联合AC尼尔森调查公司,曾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公众形象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对于国际品牌,民众认知程度最高的是两个领域:电子电器类和汽车类。
&;#61548; 看品牌,识身份
张先生是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的创始人,1999年购买了第一辆宝马。5年后,喜好运动的他又换了一辆宝马越野车,每到周末就开着爱车和妻子一起去郊游。张先生圈子里的朋友,也有把宝马作为自己的座驾。
在中国,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每个汽车品牌就如同标签一样,标志着车主的身份,汽车已经演变成为人们相互之间进行识别和自我识别的符号。
中国老百姓间有一句顺口溜,“坐奔驰,开宝马”。大家都知道奔驰、宝马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拥有,所以人们把它们当作成功人士的标志、高品位生活的象征。当奔驰、宝马驶过时,总会吸引一些羡慕的目光。即使是奔驰、宝马,其实在中国大陆也有不同的消费人群。一般而言,奔驰的购买者是那些年龄偏大、事业有所成就、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丰厚的传统人士;而宝马则属于那些富有朝气、年轻有为、不受传统约束的新一代人士。
不仅仅是高档车才能标榜身份,对于其他大多数购车族来说,往往也会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汽车。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刘工,2000年买了第一辆车——捷达。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购车经过的:“我的车是我老婆选的,当时我想买POLO或者是富康;可老婆坚持买捷达,说捷达车不仅品牌大众化,价格适中,而且皮实。虽然模样不算新颖,但是却给人踏实稳重的感觉,最适合我这种成熟男人了。”
一种品牌代表一种身份,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品牌,这种现象除了在汽车消费中普遍存在,在电子/电器、服饰、手表等其他产品消费中也不少见。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公司老板买了一款某品牌的高档手机,每次开会时都喜欢把它放在桌上,以此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品位。可是有一天,他发现手下一位员工居然在用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手机。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把自己的手机在公众场合拿出来了。
这个故事多少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也说明,在大多数人心里,某些品牌确实存在约定俗成的消费群——虽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但一旦错位就会让人感觉突兀。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