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民国大文豪书评> 第77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部分 (3 / 5)

起了他在英国的游历。

并把英国的社会精英推崇林子轩的事情说了出来,甚至提到美国诗人艾略特写作诗歌的灵感来自于林子轩的诗作。

艾略特的《荒原》已经发表了一年的时间,在欧美诗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文学评论界对《荒原》的解读层出不穷,认为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诗歌之一。

艾略特因此名声大振,成为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但在中国,艾略特还不为人所知,只出现在文学杂志中一些介绍性的文章上。

《文学周报》 1923年8月27日的“几个消息”中谈到英国新办的杂志《阿得尔非》时,提到艾略特为该杂志的撰稿人之一,除此并无过多评价。

1927年12月《小说月报》第18卷第12号刊载朱自青翻译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杰姆逊的《纯粹的诗》,译文中提到艾略特的名字。

真正让艾略特在中国声名鹊起的是在三十年代。

1934年4月,叶公朝在《清华学报》第9卷第2期上发表《爱略特的诗》,这是中国最早系统评述艾略特的论文。

1937年,清华才女赵罗蕤第一个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译成中文。

所以,在座的人对于艾略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只知道有位外国诗人喜欢林子轩的诗歌。

林子轩也不可能告诉他们艾略特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以后还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

所以他只能什么也不说。

等着吧,等到几年后艾略特的诗歌传入中国,有你们惊讶的时候。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这个时代,中国文坛和世界文坛之间的隔阂,中国人迫切的想要朝外看,了解整个世界,不过这需要时间。

在座的学者虽然不知道艾略特是谁,但从徐至摩的讲述中知道了林子轩在英国很受追捧,加上林子轩在美国文坛的影响力,让他们对林子轩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说林子轩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并不为过。

后来,他们还谈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话题。

按照徐至摩从梁启朝那里得到的消息,明年泰戈尔可能会到中国访问。

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1920年,蔡元赔等教育界人士向泰戈尔发出了访华的邀请,当时泰戈尔正忙于国际大学的筹办和在欧美的访问,没有能成行。

1922年冬季,梁启朝领导的讲学社又邀请泰戈尔来中国访问。

泰戈尔接到邀请后很高兴,决定于1923年8月前往中国访问,可是,泰戈尔这时候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因此将访问的日期推迟到第二年的春天。(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泰戈尔与新文学

林子轩看得出,梁启朝和胡拾他们对于这次泰戈尔的访问非常重视。

这是一个“崇洋媚外”的时代,当然,这个词的意思和后世的不大一样。

当外国列强用洋枪大炮轰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时,中国不得不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

中国的近邻日本,正是因为通过明治维新,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启了工业化的浪潮,从而变得强大。

于是,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

在这种思想下,一代代的中国人前往欧美等国留学,学习技术,学习文化,期望能够改造社会,振兴国家。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西方的科技和文化推崇备至。

新文化的开端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指的是数学和科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