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部分 (3 / 4)

色,让他从幕后走到台前应该说没有什么悬念。

姜文1963年出生于唐山的姥姥家,整个童年都在唐山度过。他的父亲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母亲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后来他离开唐山的姥姥,和父母一起生活。因为父亲是军人,他也就随着父亲迁徙,先后在贵州、湖南等地生活过,1973年来到北京。

据说,小时候的姜文绝对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自认为长得丑,但他身上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活力,充满了运动细胞。到北京之后,中学时代的姜文认识了一个好朋友,他就是英达。姜文因为常去英达家玩,深受英达的父亲、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的影响,迷上了演戏。

1979年,姜文高中毕业后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没有被录取。此事后来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个故事,意指像姜文这样有潜力的演员,当初都吃了闭门羹,可见北京电影学院招人时是多么严格。第二年,姜文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最终依靠张仁礼的慧眼赏识,被破格录取。

姜文和张艺谋虽然不是同校学友,但两所学校间常有来往,谁在学校有点名气,立即就会传到另一所学校。姜文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张艺谋已经是大三学生,而且在北影相当活跃;据姜文后来说,他入校时,张艺谋已经是极其活跃的学长。也许在那个时候他们便已经有了接触。

可以试想一下,张艺谋心目中的“我爷爷”会是个什么模样?他最初是“我奶奶”出嫁时抬轿的轿子头,后来发生了诸如单挑土匪等一系列事件,这样一个人绝对是一个外形上比较壮硕的汉子;而在“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他又在高粱地里将“我奶奶”强奸了,他身上还需具有一股匪气,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气概和力量;同时,大概还应该有相当不俗的外貌吧,否则,以“我奶奶”那般的花容月貌,又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怎么心甘情愿去做这件事?

将诸多因素摆在一起考虑,没有比姜文更合适的人选了;更何况,学生时代姜文就是张艺谋的“小兄弟”。

“第五代”导演和他们的前辈在工作作风上最大的不同,就是“说戏”和“侃戏”的区别。此前的导演往往是在要拍某一场之前,将相关演员叫到自己面前,分别向他们说戏,将自己对这一场景的理解、要求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告诉演员,启发演员在表演时发挥和把握。在这一过程中,演员并不参与剧情的创作,也不需要考虑剧本是否存在某些问题,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将导演的意图准确生动地贯彻。但到了“第五代”导演,这一点根本改变了,拍摄前导演会召集演员以及相关主创人员在一起侃戏,他们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术语,叫“攒戏”。

所谓“攒戏”或者“侃戏”,其实就是一大帮人坐在一起预习第二天要拍的戏。以前,相关的戏是由剧本作者和导演设想好的,演员只要背台词和临场发挥。但“第五代”导演的风格是:在没有拍摄完成之前,剧本绝对没有最后定稿,一切都有可能改动。以前拍戏,剧本作者、导演和演员之间缺乏互动,尤其缺乏对剧情的沟通。“第五代”导演改变了这一点。剧情是演员演的,许多时候,剧本作者设想某些剧情很可能对情感、逻辑、自然等诸多因素把握并不准确,尤其是台词,剧本作者想象中是可以的,演员具体演的时候却有语气接不上来或者情感调动不起来之感。观众看戏也往往会发现这类破绽,比如发现演员在不该哭的时候哭得一塌糊涂,吵架尚没有进入状态便已经动手打了起来等等。让演员和剧作者以及导演等在一起攒戏,弥补的是以前戏中的“假”。再者,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人在一起攒戏,说不准谁就能有一些好点子。《一个和八个》以及《黄土地》的拍摄过程中,张艺谋就出了很多很好的点子,远远超出了他当时作为摄影师的工作范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