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部分 (2 / 4)

表示希望她和他一起下乡,她当时答应了,事过之后,又有些犹豫。这种犹豫,一方面因为对农村生活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的未来不放心。毕竟,他没有向自己正式表白,这样跟着他下去到底算什么?于是,她提起笔,将这些想法写成一封信,并且亲自送给他。3天后,她收到了他的回信。他说,读完她的信就像当头挨了一捧,不知身边发生了什么,心里冷极了。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刻苦学习,从不敢惹事。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是拔尖的,但他在政治上是凄惨的,不敢写入团申请书,不敢提父亲。他把痛苦埋在心底,等待着和别人一样平等生活和学习的日子;现在要“上山下乡”了,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平等的机会,而她却又给了他一击。“我心中的痛苦是无法用笔表达的!这一切的一切我是多么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我有能力,我坚信将来会有所作为的。无论何时何地,如果有一天我能出类拔萃,能出人头地,我衷心地希望你能与我共同分享这成功的喜悦。”

信中虽然没有明说“我爱你”3个字,可在那个年代,这些言词已经够火辣够直白了,任何人都能读懂。肖华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当即跑到他家去找他。

最后一层薄纸终于捅破了,下乡的日子也到了。1968年12月26日,张艺谋、肖华和另外两个朋友登上了汽车离开了西安,来到乾县杨汉公社,随后他们被分到北倪大队。此时,大队已经聚了很多人,都是奉命来领知青的生产队长。农民是现实的,让他们挑人,他们只挑身强力壮的。张艺谋第一批被挑上了,肖华却被晾在了一边。张艺谋果然大胆,他来这里就是要和肖华在一起,要照顾肖华,所以他提出条件,指着肖华、刘全、李广平说:“我们4个一组,要去一块去,不能分开。”这个生产队长看了看另外3个人,摇摇头走开了。直到最后,剩下最边远也最穷的一个生产队,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人家也没有选择的资本。无可奈何,他们只好跟着这个队长一起走了。

4个人被安排在生产队饲养室的院子里,距离村头最近的社员家还有好长一段路。肖华和李广平住一间很小的房子,除了两个两米见方的土炕之外,剩下的地方,一步就可以迈出门槛。张艺谋和刘全住的窑洞倒是很大,是原来队里的仓库。

他们刚到不久就下了一场大雪,什么活都没法干。等稍稍可以干点活的时候,又到元旦了,他们赶回西安过元旦。正因为如此,肖华评价说:“无论和哪一种生活相比,它总是诚实地展现着自己本来的面目。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既不像‘文化革命’中宣传的那样富有诗情画意,也不像后来有些知青小说描写的那样凄凄惨惨。就我而言,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比起原来的生活方式来,有得也有失。而这些得到和失去的,都是真实中进行的。”

“上山下乡”的生活开始了,张艺谋和肖华的爱情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刚开始,他们还有点顾忌影响,有意拉开距离。可感情这种东西,毕竟不是时间和空间能够阻隔的,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想在一起。最初有点偷偷摸摸,后来渐渐“大明(鸣)大放”了,以至于每天晚饭后,张艺谋都到肖华他们的房子里来,找她聊天。

一次,张艺谋踏进这间小屋,随身带着一本鲁迅的书和一个日记本。他将日记本送给了肖华。肖华却有些不知该怎么办,她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不知该在这个本子上记下什么。至于那本书,张艺谋问她看不看,她说鲁迅的书她看不懂。他承认自己也看不懂,只是身在农村,实在没有书看。两人坐在炕上,随手翻着书,好一会儿没说话。他慢慢将手搭在她的肩上,她一下子全身发起抖来,却又舍不得将身子挪开。他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她顿时慌得跟什么似的。接下来,发生了今天的年轻人无论如何不能想象的一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