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0部分 (3 / 4)

刻,一切事体毕了,圣母皇太后方才起驾。

到了天津城,太后东巡的队伍,北门入,东门出。

天津城共有东、南、西、北四门,城楼上各有一块匾额。东曰“镇东”,匾额曰“东连沧海”;南曰“定南”,匾额曰“南达江淮”;西曰“安西”,匾额曰“西引太行”;北曰“拱北”,匾额曰“北拱神京”。

本来,按照最经济的路线,太后的銮驾,应该自北门即“拱北门”入,南门即“定南门”出,然后折而向东。结果接见崇厚的时候,他说天津城的东门名“镇东”,又叫“东连沧海”,非常契合太后“东巡狩”和“阅兵”之意——“阅兵”,还包括到海边检阅海军嘛。所以,崇厚建议,若由东门即“镇东门”出,暗合“东观沧海”之意,此行必大旺也。

“旺气”神马的,是圣母皇太后最喜爱的东东了。但她知道,关卓凡对这些讲究,一向都甚不以为然;而且,临时更改行军路线,更是领军者非常讨厌的事情,因此沉吟不语。不过,有意无意的,眼风却朝着“带班觐见”的关卓方这边,轻轻地扫了过来。

如果关卓凡扮看不见,慈禧也就罢了。没想到关卓凡躬身说道:“启禀太后,崇厚所奏甚有道理,请太后俯允。”

慈禧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崇厚这个建议,就算通过了。

崇厚自然颇为得意。不过,跪在地上的他,可没有看见黄幔之后的圣母皇太后,把脸微微扭向关贝勒,眼波流转,笑靥如花。

*

第六十四章 浮梁驰渡

于是,太后东巡的队伍,“拱北门”入,“拱卫神京”;“镇东门”出,“东连沧海”。

天津地方,对待这支队伍的姿态,远比北京来得要高。在北京,一出午门,除了关防,路上就没有其他的花样了,热闹是老百姓自发的。但天津城,“拱北门”到“定南门”,以及“拱北门”到“镇东门”,两条路线上,沿途都设了一座座高大的扎花彩坊,加在一起,总计有三十六座。

天津城的中心,是一座鼓楼。鼓楼亦有东、西、南、北四门,和“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四城门遥遥呼应。两条路线,就在鼓楼分道,“拱北门”至鼓楼,鼓楼至“定南门”,鼓楼至“镇东门”,各设十二座扎花彩坊。这样,不论太后銮驾走哪条路线,沿途都有花坊迎驾。

可见,崇厚建议太后改道,不是临时起意,天津地方早就做足了工夫。只是,不论太后的銮驾怎么走,必然有十二座扎花彩坊派不上用场了。

不过,崇厚说,“我圣母皇太后轻舆减从”,“加意简省”,之前上谕中亦有“厪虑使费过钜,滋扰地方”之语,和“敕罢銮仪故事”的要求,所以,这三十六座扎花彩坊,不出公数,全由他自己“报效”。天津地方做为,并不失慈圣“与民休息”之“至意”。

呃,这个话,姑且听之吧。

东巡队伍行经的街道两边,观者如堵;无论商家还是住家,都在门口摆放香案,焚香醴酒,“虔诚示敬”。

这里面,固然有官府事先的安排布置,但老百姓也是非常乐意配合的。

天津是轩军的大本营,可一来,轩军的驻地在青县马厂至塘沽新城之间,比较偏僻。二来,轩军实行全封闭管理,不到周末,不许出营;出营,行止亦有异常严格的规范。所以,普通天津人平时是难得见到轩军的踪迹的。

一支数万大军驻扎境内,对地方没有任何滋扰的情事,风纪好到接近“隐形”的地步,这是天津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天津人早已将这支传奇的部队视为自己的“子弟兵”。可是,这支“子弟兵”到底是何形状,却只能想象。无数传说,千奇百怪,莫衷一是。如今,有了一个亲眼目睹“子弟兵”的机会,天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