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3部分 (3 / 4)

追击南军时还败了一阵,谢尔曼需要一个过硬的胜仗证明自己。堵别人的嘴。

事实确实如此。但有一点。关卓凡没有深想:一个月没完没了的大雨。几乎把谢尔曼憋疯了,他需要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来发泄,而打新希望教堂的那种战法,在他眼中,实在“不够痛快”。

关卓凡当然同意了谢尔曼的这个提议。本来他还想就某些事项提醒一下谢尔曼,但想到自己的军衔虽然比谢尔曼高半级,可谢并非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部下,有些话不是那么好说。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开口。

于是左、右两军分头行动。

路已修通,左路军顺利到达了新希望教堂。

这是一个小镇,因镇中的一所新希望浸信会教派的教堂而得名,南军在镇外布阵。

关卓凡仔细观察南军的防御体系,心想:有点意思。

南军的阵地分成三块,两个在前,一个在后,大致呈一个倒“品”字形,形成了一定的防御纵深。

不仅如此。每一个阵地本身也不是简单的一线布防,而是前后好几道工事。每道工事之间相距百来米不等,就是说,每一块阵地自身也形成了一定的防御纵深。

这样,北军进攻前边这两块阵地时,打左边的会受到右边的侧面阻击,打右边的会受到左边的侧面阻击,同时打吧,一样会受到交叉阻击。

南军阵地前地势开阔,北军以攻击队形前进时,侧翼完全是没有防护的,如果受到攻击,只能硬挺,必然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而南军防线都有一定纵深,北军付出重大代价,终于来到防线前开始突破,除了要受到防线本身的层层阻击、减缓进度外,来自侧翼的阻击的时间也被大大拉长,进一步增加伤亡和减缓进度。

那么,不正面强攻,绕到这两块阵地的侧后翼去?

别忘了,人家后面还有一块阵地呢,真绕过去了,是打前边这两块还是打后边那一块呢?不论打哪一边,后背就等于卖给了另外一边。

那么,绕得再远点,大迂回,绕到后面那块阵地的后面?

做不到。因为,南军后出阵地的右手边是一条河流,左边嘛,就是南下亚特兰大的交通要道,再往左就是肯纳索山,两边南军一起盯着呢。

这个防御体系,在当时,几乎可以算是最先进的了。东线应该有,西线,关卓凡是第一次见识到。

嗯,涨姿势。谢尔曼将军,您是没亲眼见到,不比肯纳索山好打呀 。

怎么办?硬来吧。

北军的大炮先发言了。

和之前阿拉图纳战役时南军炮击北军战壕一样,北军炮击看起来惊天动地,但实际效果不彰。当时的火炮,实心弹也好,开花弹也罢,除了暴露在空地上的人体,只对大型立体目标,如城墙、楼房、船只什么的比较有效,对付战壕这种新生事物,基本无可奈何。

对南军右边阵地的炮击无休无止,对左边阵地的炮击却停下来了,这意味着:对左边阵地的正式进攻即将开始。

对右边阵地的持续炮击,当然是想逼得阵地上的南军不能从容从侧翼袭击攻击左边阵地的北军——会有一点作用,但用处不会太大,因为南军是从战壕里向外射击,不是爬出战壕进行攻击。

很快,南军就发现了左边阵地前面的空地上出现了北军。

但奇怪得很,北佬没有排成正常的横列进攻队形,而是三三两两,猫着腰,走两步、停两步,好像猴子一样,跳着跳着地往前走。

搞什么鬼?

不管他,开火!

南军左、右两块阵地上都冒出了无数股白烟。

但那群北佬前进的速度几乎没有任何减缓。

打不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