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0部分 (2 / 5)

“能拿到几个大奖,并且引来欧洲媒体的抨击,其实也符合我们的预期……”

摄影棚里,杜克跟蒂娜?菲、安娜?普林茨以及查尔斯?罗文等人讨论起了《狂暴之路》未来的戛纳之行,“时代华纳旗下的媒体也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必然会反击。而且别忘了,北美的媒体与欧洲媒体一向不怎么对付……”

蒂娜?菲则接过了杜克的话,“以你在全美的影响力,如果欧洲媒体疯狂抨击你的话,北美的主流媒体肯定会站在你这一边,然后两边形成舆论战,《狂暴之路》则成为其中的焦点。”

“这只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毫无疑问,这是杜克非常乐意看到的,“谁也不能保证《狂暴之路》一定能获奖。”

虽然电影圈的奖项基本都有运作的空间,但拿奖却是说不准的事情。

《狂暴之路》想要在商业成绩上有所作为,肯定要在宣传方面多想一些办法。

就像杜克说的那样,能引起大西洋两岸的舆论战只是计划中最为理想的状况。

看了看腕表,杜克第一个站了起来,拍拍手说道,“时间差不多了,准备开始拍摄,我们尽快完成剩下的这个镜头。”

如今剩余的镜头只有最后一个了,今天之后,剧组就可以暂时解散,然后转入到后期制作当中。

离开休息区,杜克走进了正在布置的片场,跟迎面过来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点了点头,这位老牌演员已经化妆完毕,长满烂疮的身体上不但一片惨白,嘴上还戴着一套邪恶的呼吸机,看起来十分骇人。

其实这部影片的反派也非常的脸谱化。

围着片场转了一圈,杜克来到绿幕前,最后一个镜头就在这里拍摄,这是不死老乔开场放水的镜头,而在背后的背景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一个国会大厦的模型。

这是杜克特意添加进去的道具,也是想从侧面说明故事还是发生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不止是国会大厦的模型,此前拍摄的镜头中,还有过华盛顿纪念碑的模型。

北美电影市场极其排外,杜克只是想让北美的观众看到影片的瞬间,就联想到这是发生在自己国家的故事。

回到导演监视器后面,杜克举起了扩音器,“最后一幕,现在开始!”

面对着绿幕,安东尼?霍普金斯双手放在巨大的金属阀门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前方,然后拉开了阀门……

拍摄到此结束,只用了六十多天的时间,杜克就完成了所有的镜头,这些镜头长度总和超过了200个小时,这也让后期剪辑变成了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工作。(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四章 光头的女神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的魅力在于“呈现”,杜克对剧情与对白所做的剪辑处理,也是变相的让观众看电影过程更有融入感。

如今很多商业电影,之所以被骂脑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们生怕观众看不懂,比如通过台词解释,或者安排大量的衔接场景。

这是杜克在剪辑时必然摒弃掉的,在《狂暴之路》开场的十分钟的剪辑里,他完全不会做半点解释,只需要通过画面来阐述观众想了解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世界设定、角色性格、冲突缘由、故事走向等。

换句话来说,剪辑所做到的一方面,就是要通过画面来讲故事,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因为视听语言是每一个导演的必修课。

剪辑室播放的画面中,正在显示杜克和麦克?道森完成的一场开场戏,一条扭动着自己丑陋身体的蜥蜴,非要调皮窜到汤姆?克鲁斯脚下,然后活生生变成了克鲁斯口中的死蜥蜴,这里除了表现男主光环,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交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