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
“就来!”正艾说。
大家说着就站起来,伸伸懒腰,跟在素涵后面慢慢走着。而林粼跑上去,接过他肩上的两桶水,担起就往前走,走得摇摇晃晃,水都泼在地上和自己身上。“毕竟年纪轻,还有把力气!”老人们说。
素涵跟在林粼身后,微笑着不说话。我上前询问,他就告诉我:一担水一块钱,从山上挑到老街;他每天挑十几担,还干些杂活,送菜、运煤,一天能挣二三十块,但体力消耗很大。的确,当林粼把一担水从黛溪挑到禹王宫对面的一幢平房里,衣服都湿透了。而喝着白鹤井水泡出的老荫茶,吃着井水煮的白米粥,所有的辛劳都化成了劳动后的喜悦——
我们边吃边聊,素涵跟我们说起这幢平房的来历:这几间平房是解放初期,父亲用祖传的文家大院换来的;父亲祖传的文家大院捐献给了国家,作为烟村小学的校址;文家三代人就搬到了这里,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这里原先的六间房子还被人强占了两间,剩下现在这个样子。素涵说:“父亲为此写了几十年的状子,直到他去世,还是不起任何作用,也没哪个来理你。现在,上一辈人都过世了,那一家的后人还住在隔壁,我们关系一般,见面打个招呼,大家客客气气的。”素涵说话的语气是那样平静、淡漠,宽容中流露出几分无奈,甚至麻木。刚好,素涵的妹妹素梅来了。
“来客了!”素梅说。她和素涵气质很像,但性格不同。
提起往事,素梅愤愤不平地说:“父亲是被他们气死的!临死前还说:‘我死也要吊棵大树!’”
“‘他们’是谁?”林粼问。
“不说那个。”素涵苦笑道。
而素梅继续说:“他们还住在隔壁,就是谭治福和他的儿子谭家虎。”
“噢,这些名字我都听到过。”我说。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素涵说。
我又喝了一口老荫茶,感觉四周有一大片树荫,树上停着白鹤。
“真正是文天祥的后代啊!”林粼感叹道。
可素涵突然问道:“文天祥是谁?官很大吗?”
林粼愣了一下,说:“官很大,还是我们民族的大诗人、大英雄。”
“哦!”素涵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再问下去,就说:“再添点儿稀饭。没有菜啊!”
说是没菜,桌上摆了八样:自家做的腌豇豆、萝卜,还有麻辣豆腐干、牛肉和好几样新鲜蔬菜。大家边吃边聊。原来早在我来烟村之前,林粼已认识了素涵;素涵还把父亲文润昆留下的一份遗作交给了林粼,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还差点儿扔了。
素梅道出了其中的缘由:“父亲一辈子最爱读书,可惜到我们就断了——因为成分不好,我们只读到初中。那时候,父亲一直在田里劳动,也没工夫教我们。先是灾荒年,后来又是“*”,能活出来就不错了。”素梅说着,流露出一种酸楚的眼神。但尽管如此,在她和素涵身上,我都见出一种忠贞善良、温润如玉和顶天立地的优美。
正清问素涵:“听说你前两天在小狐滩捡到一把铜剑?”
“是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剑。”素涵说。
“我看到过,柳叶形状的,硬是漂亮,怕是有年头了。”木木说。
“还可以。”素涵笑着说。
“拿出来看看嘛!”正清说,“我从前捡到过一枚铜箭头,可惜还没过夜,就射出去了。就是那一箭,射死了袁大菩萨。”
第九章·诗人与“三仙”(3)
“噢,”素涵低头说,“我捡的那把剑也不在了。”
“丢了?”正清问。
素涵摇摇头说:“卖了。”
“卖给谁了?”正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