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认出了她。
其实这一切都是老朱的黑暗面。一边召许仙进宫,一边又使人去带许娇容。
许仙出银子一切好说,若是不出……他为红巾时,也不是没干过虏人的手段。
真真是两手准备。
“不,朕要谢谢皇后,否则几误大事!”只是峰回路转,老朱怎么也没想到这世上竟然有如许多的财富。
老朱把许仙告说的话又原原本本告诉了马皇后。
“嘶-世上果有许多财富?”马皇后也倒抽冷气,实在是这财富太多了。
“想必不是假的。否则他又何必指称倭国。”如果许仙尽说些老朱听都没有听过的地名,老朱还会半信半疑。
但是倭国啊!与中国交流了几千年的倭国。
不说别的,就是他老朱派出锦衣卫察证,也是不难。
杀了这么多年的老朱绝对不相信有人敢在他面前扯这个谎。
当然,这与人的本性很重要。
人,就没有想发财的。
老朱的朱氏集团工资低,不是老朱不想开高,实在是穷啊!不然,老朱也不会—辈子都在打天下富人的主意了。
现在,许仙告诉他原来天下是这么有钱的,简直是打开了老朱的思路。
老朱起义,自领军以来,知识分子居然主动前来投奔。朱元璋当然受宠若惊,毕恭毕敬。他们随随便便出几个主意,就令朱茅塞顿开,见识大长。冯国用一见朱,就建议他取建康以为根本,再四出征伐,平定天下。李善长一见面,就说他像刘邦,劝他“法其所为,不嗜杀人,天下不足定也”。这些建议让在黑暗中摸索的他如遇明灯,通往皇位的道路一下子清晰起来。
现在,当了家的老朱,深刻了解了油盐酱醋柴的他,居然在听了许仙的话后,又有了当年的感觉。
朱元璋原本大字不识几筐,成为起义军首领后,才开始学习读书写作。随着读书的增多,他对知识分子的崇拜之心也渐渐淡去:原来知识并不那么高不可攀,只要下功夫,他朱元璋一样可以博古通今,甚至写出像模像样的文章。朱元璋渐渐发现,知识分子既有突出的长处,也有明显的短处。长处是知识广博,足智多谋,弱点是多谋寡断,缺乏行动力。朱元璋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做事畏首畏尾,条条框框太多,缺乏胆气魄力,只会做君子,不敢当小人,所以他们难以独立成大事,只能追随自己寻找功名富贵。真正的英雄,还得数他和刘邦这样的大老粗。明白了这一点,朱元璋渐启对文人的轻视之心。
许仙显然递补了这个空缺。打天下要人才,而治国却需要花钱的,特别是天下一统后,老朱实在找不到打劫对象情况下。
“陛下,他会不会有所夸大。”马皇后只是做她平时做的,规劝丈夫向善,少杀人,多干事,少造孽,多利民。
现在已经是皇上了,再不是过去。她只是从锦衣卫手中要来许娇容,实在是没有想到,也不敢相信自己救下了这么个人物。她也与老朱一样,初听那么多黄金,只觉满脑子的金花,话都说不利索了。
第49章、李公甫的担心
老朱却说:“即便夸大,也不会太过,至少倭国近在眼前。”
见老朱这么笃信,马皇后也没有更多质疑,反而说道:“陛下是这样才认的御弟吗?”
“不然。天下人总骂我老朱不知感恩,今天我就让世人知道,我老朱并非不知感恩之人。”
“不,陛下怎么会是不知感恩之人呢?”马皇后小心劝解着老朱。
毕竟只有马皇后才是最了解老朱的人。
按说,朱元璋坐皇位得天下后,大可以与其他皇帝一样,**美女想要多少有多少、要多漂亮多年轻尽可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