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真金箔搓成金线,然后再织成的。凡贴裹金箔者皆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经久不变色!黄金的价值决定了它的去向和用途,使用金箔的,不是有钱的,就是有权的,小小金箔厂,经常有各方要人光临。因此,金东县历届领导谁也不敢轻视这个小厂。
就说眼下,令县委书记和县长着急的还真有一件“天大”的事呢!
前几天,工业局长钱仁德接待了两位北京客人。客人入座后,递上一张介绍信,钱局长一看吓了一跳,介绍信上赫然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兹介绍张国祥、刘之明前来商谈天安门城楼装修急需金箔事宜,请接洽!落款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红色大印庄严肃穆,上面还有省、市、县人民政府加盖的大印。原来,明年是建国35周年大庆,###要登上天安门城楼阅兵。为此,有关部门对天安门进行大修,急需40万张金陵真金箔。
“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时间只有3个月!希望你们要高度重视,保证完成任务!”来客张国祥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语气严肃认真。
钱局长当场表态:“坚决完成任务!请放心!”牛皮是吹出去了,可他想到金陵金箔厂是那么一个群龙无首、人心涣散、管理混乱的烂摊子,脚下就像踩着棉花,心中根本没底。他生怕吃不了兜着走,连夜汇报到了金东县最高层!钱局长很清楚:天安门维修金箔任务再急,也没有金箔厂的一把手定不下来更急!如果没有一把手来接这个任务,难道叫我这个局长去接?
不是传说的传说
“金陵金箔,中华一绝!”
1993年,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参观中国金箔发展史展览后,挥毫写下这八个大字!可想而知,金陵金箔的身价、地位非同一般。
2700多年前,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金箔。天下所有的寺庙、菩萨都是泥塑的,连皇宫也是灰暗暗、乌朦朦,根本谈不上什么金銮宝殿。
金陵胜地,自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传说中神仙云聚、仙女常住。帝王在此建都、佛家在此建庙。葱葱郁郁的钟山山脉,虎踞龙蟠、天高云低、雾气袅袅,上仰百丈高崖,下临浩荡长江,煞是壮观。从钟山往东南延伸,古称黄龙山,绵亘起伏,经汤山向北延伸,直插龙泉,雄踞于扬子江畔。就在这黄龙山一带,分布着200多座寺庙。只可惜,庙寺里所有的菩萨都灰头土脸,“无精打采”。
传说,有一天,金陵大地有两位仙家道人驾雾而来,降落在龙潭黄龙山的顶峰上,转眼化成两个峻拔的身影,耸然屹立。
这两位仙家就是吕洞宾和葛仙翁。他们往赴王母蟠桃大会,醉别而归,路过龙泉,看到龙泉寺庙香火升腾,一派兴旺,只是菩萨神像都是毫无光泽,于是便降下云层。两位仙家合计,何不在这里做一件好事,开创一个用金不多就能使神像发出金光的“饰金术”?
平平展展的两块方石,放在各自的面前。那石块上面,各放着一块金片。
叮当!叮当!吕洞宾和葛仙翁挥舞铁锤,锤打着金片。
葛仙翁看到吕洞宾的金片越打越大,他唯恐落后,急中生智,将石块斜横起来,把金片放在石棱上锤打。这一变招,进度马上就超过了吕洞宾,锤出来的金片又薄又光。原来,由于锤面与石块的接触面变小,金片受到约束,不易破损,成形快,色泽亮。
吕洞宾见比试不过,便腾云驾雾,去了浙江。
葛仙翁则留在龙泉,向龙泉百姓传授了他的制箔工艺。
葛仙翁的金箔工艺代代相传。到了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也曾光顾过这里。“葛仙翁智胜吕洞宾”的传说,自然也随着金箔工艺世代传颂。金陵从此成为“金箔故乡”,金陵金箔也名扬天下。
本来,金陵人拥有“金陵金箔”这个祖传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