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部分 (1 / 5)

“九郎。我们没话可说。”

这一让,基本都心理平衡了。再让宋九也不会乐意,毕竟这一切从无到有,皆需要宋九的学问。

自己再有钱,变不出来。难道京城郊外没有地皮?有的是,沙洲对面河北地形更好,还有五丈河两边,蔡水两边,然而那一个敢承诺经营五十年。交国家五百多万缗!

“看好了,我们就去开封府签押,这份契约将是永久契约。”

于是一群衙内又接着看,提出几个小的要求。不过份,宋九加了上去,一共是二十三条。带着衙役来到开封府。

赵匡义接过契约看了看,问:“你确认?”

“二大王。有何不妥?”

“朝廷并没有指出来要商税、城郭税与力役、和买。”

原来朝廷意思是宋九交的税钱将这些一起包纳在其中,现在宋九主动认下有。还会交,那是亏了。

“二大王,我对陛下说过,我朝税重民不苦,正是因为税务广泛,不是全部摊派在贫困百姓身上。但就是如此,富贵者还是占了很大便宜,于是富者益富,贫者越贫,兼并严重。想要国家稳定,河洲就是一个表率。”

宋九不敢多说,意思却很清楚,那就是越有钱越要纳税,国家才能长久。

“若此,你的负担更重。”

“二大王,不用急,也许后年陛下就后悔了。”

“若让皇兄后悔好啊,这个悔得好,就怕你后悔,到时候真相揭开,皇兄也会留骂名于史册。若是陛下能后悔,那就不是骂名,说不定就是一件美事。但我问你,为何自削契股?”

“知足才能常乐。”宋九平静地答道。

赵匡义默然,过了一会儿说道:“好好做吧,君子无罪,怀璧有罪。”

这句话说得很含蓄。

有可能是说手段,有可能是说地位,或者说其他。但赵匡义又道:“不过你能想出来知足常乐,也不易了。”

说着,让衙内们进来签字画押。

至少从律法上,这是一份很有效的合同。

一大群人又涌到坊内吃酒。

几天后流民就到来。

宋九未说出韩重赟,韩重赟也没有说出宋九,听了他的意见,包括赵普等人皆认为可以,看来韩重赟这个工头当很称职。

但事情不少,劳力有了,善事有了,可是大多数灾民一无所有来的。首先要给他们搭灾棚,吃饭开始开大锅饭,然而最大难题是秋天越来越深,眨眼冬天就会来到。

这些灾民没有被褥,没有厚衣服,工棚里生炭火又容易引发火灾,流民来了,与两川间的流民不同,宋九看不到任何借鉴价值,但就是这个流民,看到实际情况,宋九也苦恼了。

不但宋九,韩重赟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找到宋九,道:“九郎,若不处理得好,冻死了百姓,到时候我们都有麻烦啦。”

宋朝流民分为狭义与广义,例如住在宋九家原先的几个房客,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当地官府里注册贯籍,属于黑户口,也叫流民。不但京城,各城市与坑矿作坊里都有,数量还不少,并且随着以后宋朝商业发达,流动人口增加,本身也想规避税务,造成这类人数量还会更多。

另外是兵灾与天灾造成的暂时性流民,前者基本都有安定的生活,就是过得好一点与苦一点的区别,后者大多数都会苦逼。以前一批进厢军,薪酬少,可有一部分钱粮米帛盐,一家人凑和一下,吃喝穿住都有了。或者另寻活路,这个问题由各个东家来解决。或者救济性质,政府会资助一些衣帛,各地寺观与大户们同样施舍一些旧衣服。会冻死人的,然而不会有人来负责。

现在纳入整个施工体统,出了问题只有韩宋二人来承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