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垮,还没有打仗,成千上万的人就被挤死,踹死,逼到河里淹死,一时传为笑谈。西路军潘美部下的老将杨业(就是杨家将里的老令公)在山地里机动灵活地作战,敢以几百人奇袭辽军几万人的大队伍,屡立奇功。因为他不照宋军规定的那种打法,不受重视,潘美不予接济,最后受伤被俘,壮烈殉国。总而言之一句话,雍熙北伐,宋的30万大军不是被辽军打垮的(辽军不及宋军之半,相对处于弱势),是被赵光义手里那几张阵图打垮的,是因为缺粮而仓皇退兵时被挤死的、踹死的、淹死的,老将老兵心里都很明白,跟着柴荣、赵匡胤打仗,绝没有这种打法。
公元979年与986年赵光义两次伐辽,两次大败,从此兵连祸结,辽军经常出兵南侵,北方边境就没有太平日子可过。赵光义的威信不但没有抬高,反而威信扫地,从此龟缩在开封,再也不敢谈北伐与收复失地的事了。因为要北伐,就得用兵,他实在没有带兵的本事,这一辈子也学不会了。要是把兵权交给别人,他不放心。因为恨他的人太多,不满意他的人太多,兵权交给别人,随时都会发生兵变。为了安全起见,宁肯忍辱偷安,这个仗是不能再打了。
后人评论说,宋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王朝。总的说来,这话不错。但是说细一点,积贫积弱的现象不是从赵匡胤时代开始的,而是从赵光义时代开始的。赵光义接手军事指挥之后,表现为一个大外行。他以为兵多则强,就大量募兵、增兵。赵匡胤时代,兵员在22万到30万人之间;赵光义时代,兵员在60万到100万人之间(两次大战,被打垮了的溃散的队伍在30万人以上),养了这么多兵,国家安得不穷!养了大量冗官冗兵,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很快就出现了积贫现象;外敌入侵,不敢应战,不仅辽国一再犯边,在赵光义时代又出现一个西夏割据政权和辽国勾结起来,共同与宋为敌,这就出现了积弱现象。
张其凡所著《宋太宗》一书说:“宋太宗时期,既是中唐以来乱世的结束期,又是宋代积贫积弱的开始期……太宗集中主要精力防止内部有变,汲汲皇位的保持与传子,对外则甘作弱国,不以为辱了。宋代的积弱之势,由此而愈演愈烈。”
也就是说:宋代积贫积弱的现象是从赵光义时代开始,与开国之君赵匡胤没有关系。而且这种现象是赵光义有意为之。只要自己能做皇帝,只要能把帝位传子,他就“甘作弱国,不以为辱”。那么,我们对他的评价就应该和对赵匡胤的评价区别开来。赵匡胤至少在两个方面还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其一是他结束了五代以来53年的一个大乱世,打开了长达320年的一个治世。其二是赵匡胤倡导了一系列相对宽容的政策,对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生产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赵光义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造成整个宋王朝积贫积弱,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张其凡《宋太宗》一书中对赵光义的评价是:
“宋太宗其人对于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长保和平的澶渊之盟(1)
宋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一辈子所做的惟一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公元1004年的冬天与辽国签订了一个长期的和平友好条约——维持了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
澶渊郡是个古地名,后来叫做澶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当时澶州地跨黄河两岸,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所以“造舟为梁”也就是用船只建起了一座永久性的浮桥,连接南北两城。在这里签订的条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