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涩会保护一个人”
封新城:你做过不少电视节目了,这个东西没给你带来什么改变吗?我注意到你现在仍在用书面语表述,比如说,母题。
许知远:我说母题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人能听懂,他们知道就好了,我不需要我表达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像美国的新闻传统,雷斯顿影响了《纽约时报》,影响了其他的报纸,然后这些报纸影响了美国的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影响了美国大众,它也是一个分层的关系。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对着所有的大众来讲这些话,我觉得是这样的一种生态体系,所以我也不期待所有人能听懂我说的话。
封新城:现在说这个为时过早,生活自然而然会把这些东西融化掉。
许知远:因为我们喜欢的是所谓的智者,他们似乎特别有生活的智慧,从一粒沙子看到整个世界那种,就是我们特别喜欢很变通、灵活的人。但你看艾略特的《文论》,或者是很多国外的作家,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全都是晦涩难懂的,他们的谈话也是看起来全都是书面语和概念,这就是他们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这都是分层的,精英不需要一定要跟大众传统结合在一起。太容易的东西,是消耗人的。晦涩会保护一个人,晦涩对创造力来讲是有保护作用的,因为你不必被太多的东西去仲裁。
封新城:看来你们是铁了心的不想让我们的读者听明白,你们会和读者说:哎,你们听不懂是对的,你们要都懂了那就不对了。哈哈。
许知远: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啊,新的时代到了,每个人都要微笑,每个人都要让大家来了解自己,何必呢?我干嘛要你了解我啊,我不需要你了解我啊。
封新城:那你的责任那部分怎么办?
许知远:我觉得自然会有一些人了解我,因为我也没有晦涩到那个程度,我觉得我讲话还是很通俗的,只是偶尔用到一些名词而已。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深入浅出的人,那也挺闷的,肯定会很乏味不堪。
“博客是个人的按摩器、垃圾桶,还有展示厅嘛”
封新城:现在一周规定自己要写多少字?
许知远:都有点工作量,但是不多,每周大概五千字的样子。
封新城:那阅读呢?
许知远:那就不知道了,我觉得我的生活很沉闷的,除去吃饭跟很少量的睡觉、闲逛的时间,不是一直都在读书吗?我现在越来越希望能安静地读完一本书。
封新城:你的阅读有没有受互联网的影响呢?我的意思是说,你是真正的翻书地读,还是有的时候在互联网上读。
许知远:我最痛恨知道分子这个词(5)
许知远:基本都是翻书地读,在互联网上基本都是瞎逛,无所事事地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地看,互联网上有很多无聊的内容嘛,看着看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封新城:70年代的人跟互联网的关系不是像你说的无聊、打发时间吧?你自己也参与过互联网吧,那个“中国先生网”。
许知远:对,这需要很强的克制能力,是对你的克制能力的考验。我觉得互联网NB了,比如说像我,以前怎么可以想象能随时看到最新的《纽约书评》啊,《纽约时报》啊,所有的,英文事件,这些媒体,我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这些资源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但我觉得信息的解放,需要你对信息有克制能力,你不能沉迷其中,被拉到无穷无尽的链接和垃圾里去。
封新城:你怎么看博客?
许知远:个人的按摩器、垃圾桶,还有展示厅嘛。对我来说是垃圾桶,当我特别沮丧的时候,借用博客,把我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自怜了一下,自恋了一下,内心的惶恐就会减弱一点。
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