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1 / 4)

1、引子

奥运会期间,北京施行机动车分单双号行驶的管理措施,保证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奥运会尚未结束,有关单双号是否会在奥运会后继续实施的问题就被炒作得沸沸扬扬。当时,主张奥运会后继续实行单双号管理措施的舆论占据了绝对优势。有媒体调查说,赞成奥运后继续实行单双号的,占被调查者百分之六十以上。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说,是否继续实行单双号管理措施正在研究中。如何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伴随着奥运的进行,热烈的讨论也在升温。

奥运会刚刚结束10天,北京市政府发出通告,决定按照车牌尾号,实施每周少开一天车的限行措施,缓解北京交通拥堵。市政府的决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而这次的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纷纷对这项措施表示质疑,与奥运会结束之前媒体的相关调查形成鲜明对比。据网上调查,表示不满与反对者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是政府在出台此项措施时始料未及的。

到底应该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一件大事,是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北京市政府推出的每周少开一天车的限行措施试行到2009年4月,也就是说,明年4月以后怎么办?是把每周限行一天的措施继续下去变成常态,还是停止执行,或是以其他形式的限行取而代之?又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次抉择。而在此期间,对究竟什么是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根本出路、最佳选择的探寻,不仅不会随着限行措施的试行即将结束而终止,反而会随着限行措施的到期更紧迫地提到政府和公众的面前。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关于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讨论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群众对此也抱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对政府拿出有效的措施缓解交通拥堵非常期待。但在政府有关部门不时传达出的信息中,在媒体有关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各种舆论中,人们总是比较多地听到限制(限制机动车使用、限制机动车总量)和收费(征收拥堵费)这两个词,好像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除了限制和收费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这种信号的传达使得不少民众忧心忡忡。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老百姓好不容易才盼到了进入汽车社会的这一天,生活的质量与乐趣大大提高,过去那种只能在电视上、电影上羡慕外国人汽车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享受汽车生活,是中国人进入小康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它的意义是历史性的。中国的老百姓享受汽车生活只是刚刚开始。交通拥堵问题的出现,可以成为遏止老百姓享受汽车文明的理由么?如若如此,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这个问题,远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交通拥堵伴随着汽车文明而来。世界上每个汽车大发展的国家,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交通拥堵的烦恼,没有哪个国家能躲过这道坎。对于交通拥堵应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应坚持怎样的一种思路?这不仅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决策者能否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问题,能否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问题的实际检验。发展是硬道理。交通拥堵问题的存在,只能成为交通进一步发展的理由,而绝不可能成为从汽车时代倒退到马车时代的理由。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的办法解决。关于交通拥堵问题的讨论,实质上是关系到交通要不要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没有人会直接说不要发展,但分析有些人思考问题的角度,所提出的方法,确实不是发展的办法,不是积极的办法,而是因噎废食的办法。这样的办法当然是没有出路的,是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可的,当然也是不可行的。即使因某种具体原因成为权宜之计,也不可能成为长久之策。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实事求是研究分析拥堵原因,坚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