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得跟六七十歲似的,也不知是怎麼搞的!
吳普知道是怎麼搞的。
杜甫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都過得挺順遂,不錯的家世讓他可以到處遊玩交朋友。
直至他去了長安。
他去長安困守十年,把錢花光了都沒找到進身之路。
傷心得杜甫直接寫詩說自己「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表示自己明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怎麼就沒機會出頭呢?
沒法出頭還不是最慘的,更慘的是他接下來還碰上了安史之亂。
好不容易當上個左拾遺,還因為他的丞相朋友被貶而受到牽連。
戰事四起、朝局紛亂、遍地饑饉,杜甫只能寫下《三吏》《三別》黯然地棄官而去。
杜甫拖家帶口跑去成都眾籌建了個草堂過日子。
真的是眾籌。
首先,杜甫寫詩感謝了表弟的現金資助(《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營草堂資》)。
接著杜甫發現缺個林子,又寫詩找朋友要了榿木(《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光有榿木還是太單調了,他又分別找朋友要了綿竹、桃樹、松樹、果樹(《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詣徐卿覓果栽》)。
最後杜甫覺得還缺點生活用品,對著韋班瘋狂暗示他們家的瓷碗「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順利討來一批雪白雪白的特色瓷碗(《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經過辛辛苦苦的朋友圈眾籌,杜甫這個草堂總算是落成了,可以快快活活地以文會友接待各方來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