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到了六十多歲,弟弟更是活到七十多歲。
有些事他自己做不了,弟弟也幫他去實現了。
所以他沒什麼不滿意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第18章
明清以前的文人大多都有「能歌善舞」的特性,據傳《詩經》三百篇,孔子篇篇都能唱。
到了唐朝,君臣之間也是有事沒事就載歌載舞,平時相處起來十分融洽。
到了宋朝,文人矜持了許多。
琴是肯定會學的,但曲兒不是誰都愛唱,頂多也就是私底下填幾首詞玩玩。
這些文人裡頭又有兩個特例,一個是柳永,一個是蘇軾。
柳永是當時大夥都嫌他俗,不愛帶他玩,蹉跎大半生都沒出頭,鬱悶之餘只能「淺酌低唱」。
蘇軾的特別卻在於他的「不走尋常路」,時代相近的李清照直接評價他是「以詩為詞」「不諧音律」。
詞這玩意,本來大夥都是閒暇之餘對著詞牌填詞玩兒,只圖個樂子,沒誰把它當做一種正經創作。
結果蘇軾偏不這樣干,別人都在以詩言志,他卻來了個以詞言志,這可不就是劍走偏鋒嗎?
所以說蘇軾這一輩子,最常幹的事就是打破常規,走別人不愛走的路。
蘇軾自己填詞填得暢快,自然是不覺得自己的詞不諧音律,因此他彈起來一臉自然,唱起來也一臉自然。
至於北宋時期的《水調歌頭》到底是不是這樣唱的,那就見仁見智了。
畢竟那會兒的曲譜就是告訴你三樣東西——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