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部分 (2 / 4)

而梁世尤甚。当时谚曰:“上车不落为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言其不用才也。至北齐,又加中字;至隋,又除中字。(出《齐职仪》及《五代史·百官志》。)唐因之,龙朔二年曰兰台郎,咸亨初复旧;天授初曰麟台郎,神龙初复旧。

§事对

【耽美书 删旧文】《蜀志》曰:郄正,字令先。安贫好学,弱冠能属文,迁秘书郎。性澹于荣利,尤耽意美文章及当代美书。王隐《晋书》曰:郑默,字思元,为秘书郎。删省旧文,除其浮秽,著魏中经簿。中书令虞松谓默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

【赋三都 著中经】王隐《晋书》曰:左思专思《三都赋》,绝人伦之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著中经见删旧文注。

【掌三阁 定四部】《晋令》曰: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覆校残阕,正定脱误。《晋太康起居注》曰:秘书丞桓石绥启校定四部之书,诏遣郎中四人,各掌一部。

【别朱紫 澹荣利】别朱紫事见删旧文注。澹荣利事见耽美书注。

§弹文

【梁沈约《奏弹秘书郎萧遥昌文》】谨按,兼秘书郎臣萧遥昌,盛戚茂年,升华秘馆,淑慎之迹未彰,违惰之容已及。宜寘徽纲,以肃朝风。请以见事免遥昌所居官。

○著作郎第十二(著作佐郎附)

§叙事

著作郎,魏官也。沈约《宋书·百官志》云:初,东汉图籍在东观,名儒、硕学多著作东观,然皆他官假著作之名,而未立著作之官。至魏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隶中书省。魏晋之际,中书兼国史之职,史官在焉,故魏代王沉为中书著作郎。晋初,缪徵为中书著作郎,并是也。至晋惠帝,诏曰:“著作旧属中书,而秘书既别典文籍。今改中书著作郎为秘书著作郎,亦为大著作。”后代因之。唐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文郎中。咸亨初复旧。著作佐郎魏置,掌贰著作。佐郎修国史,初俱隶中书,谓之中书著作佐郎。晋惠帝时,与大著作郎同隶秘书。后代因之。(出《宋书·百官志》。)唐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文郎。咸亨初复旧。(张华,年四十,得河南尹丞;不拜,转著作佐郎。又张载,字孟阳,为著作佐郎,作《蒙汜池赋》。傅玄见之叹息,以车迎载。郭璞献《南郊赋》,中宗嘉其才,以为著作佐郎。沈约《宋书》曰:后汉已来,太史但掌天文律历而已。其国记撰述,悉在著作。江左王导表著作为史官,是也。《晋中兴书》曰:华谭为秘书监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等以单族,二人并有史才,白首于衡门。后谭知之,荐二人擢补著作佐郎,并皆称职也。)

§事对

【待诏 刊石】晋元康元年诏曰:“著作郎旧隶中书,大兴二年依汉故事,召陈郡王隐待诏著作。”单衣介帻,朝朔望于著作班次,依佐郎也。又《晋中兴书》曰:孙绰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转廷尉,著作如故。于时才笔之士绰为冠,故温王郄庾诸公之薨,必须绰铭而后刊石。

【才笔 史法】才笔事见刊石注。王隐《晋书》曰:何嵩善史法,为著作。

【司文籍 议限断】司文籍见叙事。王隐《晋书》曰:陆士衡以文学为秘书监。虞浚所请为著作郎,议《晋书》限断。

【应亨五叶 崔骃三世】《应亨集·让著作表》曰:自司隶校尉奉至臣,五叶著作不绝,卿族以为美谈,崔骃三世相继,其后无闻。若乃谈迁接武,彪固踵迹,亦各一世之良也。以上著作郎。

【西观 东郊】张隐《文士传》曰:束皙元康四年晚应司空府。入月余,亦除著作佐郎。著作西观,撰《晋书》,草创《三帝纪》及《十志》。《晋中兴书》曰:太兴元年,郭璞奏《南郊赋》。中宗嘉其才,以为著作佐郎。

【难限断 赋蒙汜】《晋纪》曰:束皙,字广微。秘书监贾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