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匍匐在地上辛勤耕作的农夫们,靠劳动积累创造出了绚丽的都市文明,因此塞外人在进入中原后难免不为这种文明折服。
鲜卑族是北亚游牧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鲜卑族为东胡后裔,其语言属于土耳其语系。继西晋灭亡后,鲜卑族拓跋部在386年建立了北魏王朝。
虽以王朝自称,但实际统辖的区域不过山西北部。北魏迁都平城(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后,推翻了中国北方的各个政权,统一了江北地区(长江以北)。第六代皇帝孝文帝( 471—499年在位)时,迁都洛阳,采取了汉化政策。
首先,废掉鲜卑族的“拓跋”姓氏,改姓“元”。白居易的好友、唐代诗人元稹( 779—831)自称为北魏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 338—376年在位)的第十代子孙。唐代的另一位晋升为都督的文人元结( 719—772)也自称为北魏皇室的后裔。金代的大诗人元好问( 1190—1257)在其墓铭上说自己出身于拓跋一族,并以身为元结的子孙而自豪。
征服者强迫被征服者改姓,这容易理解,而在北魏,征服者却要求自己的民族改姓汉姓。
其次,禁胡服。“胡”指鲜卑族拓跋部,也称北族。“胡服”是骑马民族特有的服装,在改革中被禁止穿着,北族也要穿戴汉族服饰。决定性的同化政策便是禁胡语。鲜卑语属于土耳其语系,被禁用后,要求使用汉语。
此外,孝文帝还奖励北族与中国民族通婚。这种改变人种的彻底“汉化”政策,或许便是由于孝文帝被绚丽的中原文化所倾倒吧,抑或不仅如此。
大约在孝文帝即位二十年前,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发生了“国史案”。北魏最大的实力者汉族宰相崔浩(381—450)奉太武帝之命编纂《国记》。崔浩按照中国历史的编纂传统,采取了
——务从实录
的方针。如果按照历史实施记载,那么便要从西拉木伦河畔未开化的野蛮时代写起。
崔浩凭借自己获得了太武帝的信任,便骄纵妄为。在他内心或许也存在着对鲜卑人的蔑视。他以宰相自居,掌控一切,坚信北魏政府离不开他,于是认为即便是记载了执政者祖先的野蛮生活状态也无大碍。或许是由于他在书中对那段历史描写得过于露骨的原因,有关记载全被销毁,具体内容不明。“用功三百万”编纂而成的《国记》,被刻在石头上一一排版。鲜卑人读后极为愤怒。
有人上报太武帝:
——暴扬国恶。
太武帝读完《国记》,盛怒之下将崔浩收监,并处以死刑。据史书记载,临刑之前,崔浩被绑在槛车上,许多士兵狂呼着在他脑袋上小便。负责编纂《国记》的,包括仆人,共有一百二十八人,所有人被诛杀五族。一族被杀已属极刑。至于崔浩,所有亲眷都被处死。
即便是极具权势的汉族宰相,如果对鲜卑族不敬,也同样会遭此厄运。太武帝对崔浩的处置便是证明。
在北魏王朝中,实际执掌政务的官员几乎都是汉人。在国史事件被血腥*后,汉族官僚自然失去了积极性,北魏国力逐渐衰退。二十年后,孝文帝施行了极端的同化政策,也是一种消除民族间仇恨和不信任的方式,其目的是民族“大和解”。
崔浩的中华思想是导致国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北族及其代表者太武帝也具有中华思想。治理天下的乃是鲜卑族拓跋部——这便是太武帝中华思想的根源所在。
这两种中华思想的冲突导致了政治上的分崩离析。施行胡姓之禁、胡服之禁、胡语之禁这些超越我们想象的措施,是化解北魏各民族之间矛盾的唯一方法。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孝文帝为汉文化倾倒,并屈服于汉文化的草率之举。
“三武一宗法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