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特意提到了,希望借用锦衣卫的消息渠道替安南使臣传递消息,朱祁钰对此并无异议,立刻找卢忠过来,将事情吩咐给了他,顺便还提了下调查藩王家产的事儿。
这种事情没有任何难度,卢忠自然毫不犹豫便接了下来,毕竟是皇帝亲自盯着的,正是捞一些功劳的机会,卢忠回到北镇抚司就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了下去。
调查藩王家产这事儿没什么难度,锦衣卫就是监督文武百官的,再加上朱棣靖难的事儿,藩王自然也是他们的重中之重,早就有探子埋伏在各地藩王的府上了,查起来简直不要太简单。
替安南使臣传递消息也没问题,锦衣卫本就是打探消息的衙门,传递消息自然也是他们所擅长的,一些时效性要求不高但是比较重要的文件通过驿站系统进行传递,但是有些时效性要求高,能越快送达越好的消息就会启用另一种方式——信鸽。
华夏使用信鸽也有上千年历史了,刘邦就用过飞鸽传书调动援兵解围,汉代班超出使西域的时候也带了一些信鸽,往长安传递消息,这种方式锦衣卫自然不会不用,尤其是在大明境内,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锦衣卫,所以信鸽体系遍布大明,广西自然也有。
至于为什么军方不用这种方式,答案很简单,信鸽的天敌是鹰隼,而这年头大明的敌人蒙古又是最擅长训练鹰隼的,所以大明军方的消息还是靠驿站来解决。
安南使臣的消息又不是什么机密,又是着急要送过去的,用信鸽来传递正好。
于是,就在第三天清晨,广西的锦衣卫就收到了京城的消息。
这事儿既然是皇帝陛下关注,指挥使大人亲自叮嘱,下面的锦衣卫自然重视,立刻快马加鞭杀到了安南,直接便到安南皇宫求见安南国王黎邦基,将安南使臣黎贵淳的亲笔信交给了他。
结果黎邦基转手就将信递给了临朝听政的太后阮氏英,没办法,黎邦基现在才十岁,处理不了这种事情,所以安南朝政全由他娘阮氏英把持着。
阮氏英看过信之后大喜,当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还特意写了回信,让锦衣卫校尉带回大明,尽快送去京师。
开玩笑,别的不说,虽然大明已经承认了安南,但因为和大明不睦,边境时常有冲突,所以安南如今可是对大明的货物垂涎三尺呢,大明商贾走私过来的那点玩意完全满足不了安南对大明货物的渴望,如今大明官方出手了,相信交易量绝对低不了,货品也不是那些走私商可以比拟的,只要运回安南再卖出去,价值少说也能翻一倍。
用阮太后的话来说就是,黎贵淳也就是做个闲散郡王的命了,这种机会怎么能不把握住,好在阮弘裕有些眼光,将十万石粮食翻了两倍,提高到三十万石,不过毕竟阮弘裕的位置不够高,胸襟不够大,这样的机会怎么能用三十万石打发了,至少也得要一百万石,国内不够的话就去占城和暹罗买,反正只要大明的货物运回来,价值起码翻一倍,怎么都不会赔的。
而且她还在回信里强调,别的东西黎贵淳和阮弘裕可以随便挑选,但是大明拿出的那匹云锦必须要弄回来,价格再高也不怕,这玩意可是大明天子用来做衣服的,其价值远不是一些粮食可以相提并论的,至少自己的儿子穿上这匹云锦,安南国王的位置可就彻底坐稳了。
就这样,消息传回大明,黎贵淳和阮弘裕也有些莫名其妙,这次互市不是交易大明货物吗?怎么就涉及到了安南国王的位置了?不过他们两个,一个是安南的闲散王爷,一个是阮太后的远房族人,这次过来原本也只是吊唁太上皇,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力,只有听令的份儿,只能老老实实地找到陈循商量。
陈循对于他们的要求自然是毫无异议的,而且还有些惊喜,这可是从三十万石一下子翻了三倍,提高到了一百万石啊,相信不仅广西云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