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帝国海军的英文> 第120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部分 (3 / 4)

线已经和一战时期的防御体系大体相同了。

尽管这种将尽可能多的兵力部署在一线的防御方式早已落后。然而它依然是难以突破的。而原因,就像约亨眼前所看到的一样。

和一战时期一模一样的长时间炮火准备,炮火准备后,进攻方开始进攻,然后在机枪火力的面前被一排排的扫倒,然后匍匐在地面的幸存者被压制的抬不起头,就更别提进攻了。一战时期防线前方400米的“无人区”可不是说说而已的。那里并不是“无人”,而是“无活人”,只有尸体,才能停留在那片土地上。

最后进攻方投入了超过防守方3倍的兵力攻占了第一道堑壕后。霰弹枪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近战能力,但是进攻方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向第二道防线进攻的能力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演习。大家打的都是空包弹。但是演习导演部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来的战损比高达1:1。7。

“如果这是实战,进攻方恐怕还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甚至连攻占第一道防线都做不到。”约亨拿着望远镜站在一侧的高地上观看了整个演习的过程。

“铁丝网对阻碍进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地雷几本上在炮击中全部被清除了,如果进攻方继续炮击,连铁丝网应该都可以一并清扫掉。”站在约亨身边同样拿着望远镜的施利芬说到。

“增加弹药消耗是可以做到,但是真要是大规模战争,这就是后勤压力了。而且炮击给躲在防御工事里的防守方造成的伤亡极低,这还是导演部尽可能的往大了估计的结果。而且如果防御工事构建的更坚固。比如如果用钢筋混凝土来构建防炮洞和火力点的话,进攻方的炮火准备能起到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约亨说到。

约亨所说的情况在1915年以后就成为了一战的常态。往往消耗大量弹药缺无法取得相应战果。

典型的例子就是凡尔登战役中,德国人用重炮对杜奥蒙多村的法军阵地进行了整整两天的炮击。只造成了法军一个机枪火力点被消灭。而且这个机枪火力点居然并不是被德军炮击摧毁的,而是德国人的炮弹打中了杜奥蒙多教堂,教堂的钟楼的塔尖掉了下来砸坏的。

“是的,殿下,因此陆军需要更多更大威力的火炮才能敲开那些乌龟壳,否则这些防线将会成为吞噬士兵生命的无底洞。”施利芬感叹道。

听了这话约亨想扶额长叹,大炮兵主义当然好,以德国的工业产能也能支撑的起,但是德国的后勤可真的要哭了。

“但是这样做会增加前线对弹药的需求量,生产输送的压力都很大,而且就算在如此,进攻方如果要付出远高于防守方的代价,付出惨重的战损比的话,对于异常大规模长时间的消耗战来说,进攻方是极为不利的。”

约亨顿顿了,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法的严重性,重复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战争爆发,没有人能预见会持续多长时间,也没有人能知道如何结束。先生们,它将会是一场7年战争,它将会是一场30年战争,下一场欧洲战争很可能就像伯罗奔尼撒战争一样持续30年。”

“毛奇阁下在1892年发表的最后一次会议演讲,至今印象深刻。是啊,长时间的消耗战是不利的,因此绕过敌军防线,打击敌人侧翼和后方,快速取得决定性胜利就很重要了。”施利芬感叹道。

施利芬计划的精髓就是快速迂回法军左翼,直插法国心脏巴黎,然后在大会战中歼灭法军主力,从而再现色当辉煌。因此不正面硬上法军防线也是其主要思想。

德国当时大部分战略制定者都认识到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让帝国在几年后就陷入政治、经济秩序的混乱,但是他们并不是考虑如何去制定一个适应长期消耗战的总体战略,而是寄希望于用最快的方式结束战争,从而避免混来的到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